君權神授”、“奉天承運”。皇帝如此說教,必然影響文化思想界,傳播於社會各層面。一般的不說,漢唐幾位有影響的皇帝,都把天命術讖推到高峰。
漢武帝“獨尊儒術”,是把“儒術”由董仲舒改成了“神述”而尊之,先秦儒家明言不信天命鬼神,西漢的“儒術”,說的中心是“天人合一”、“天人相應”'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義”、“順命”、“同類相動”各篇。'。西漢的儒林睢孟、京房、翼奉、李尋、谷永、劉向、夏侯勝等等,皆善言天命、陰陽、鬼神。漢武帝一生誠信天命,追求長生不老,致死方休,那是少有歷史知識者盡人皆知的。
東漢劉秀始,更把儒學發展為“讖緯之學”。該學說偽託神靈預言,預告吉凶禍福。光武帝劉秀把施政、用人、興廢等一任於讖語,確定讖緯神學的統治地位'《後漢書?光武帝紀》。'。班固根據漢章帝王主持的白虎觀群儒會議的議論,整理成《白虎通》一書,更進一步把讖緯學說經典化'《白虎通?三綱六紀》。'。後來道教興起,符水、首過、煉丹、學道等,在統治階級中極為盛行。
唐高祖李淵和太宗李世民在打天下時都沒讀幾句書,靠著關隴門閥的顯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