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熱,將肉絲先放入鍋內煸炒,再放入香菇絲煸炒至出香味(如果是素疙瘩湯就直接煸炒香菇絲,再把切好的西紅柿煸炒),然後加兩碗水(或排骨湯、魚湯、骨頭湯)燒開。
2�半碗麵粉用涼水調成細細的麵疙瘩備用。
3�水燒開後,將麵疙瘩倒入鍋內煮沸,加蛋和蔬菜,再次煮沸後,放入蔥花,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
做麵疙瘩時,水要一點點地倒入碗內,做到邊倒水邊不停地攪拌,而且一定要用涼水,這樣麵疙瘩才會做得又小又細,入鍋即熟。疙瘩湯千萬不要煮得時間太長,否則不但顏色不好看,吃起來口感也很差。
作者: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研究室芮莉莉博士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牛奶、豆漿每樣喝一杯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流傳一種錯誤說法: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
究其理由,一種說法原自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它會妨礙其他食物中蛋白質的吸收。但豆漿中胰蛋白酶抑制劑經煮沸加熱失活了,也就不會妨礙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
另一種說法則來自於“蛋白質浪費”。但只要細細分析,就能找出漏洞。
首先,一袋牛奶含有的蛋白質,按2�9%的國家標準計算,250克牛奶不過是區區7�3克,只相當於輕體力活動成年男性一日蛋白質推薦供應量的10%,女性推薦量的11%。豆漿的蛋白質含量通常為2%,一大碗300毫升的豆漿,不過含蛋白質6克。牛奶與豆漿相加,僅相當於一日蛋白質攝入量的20%,怎麼能算是過量呢?
一袋牛奶,一大碗豆漿,加上兩片面包(約相當於60克麵粉),總共可提供19克蛋白質。按照平衡膳食的原則,早餐應當提供1/3的優質蛋白,應當是22~25克。可見,所謂牛奶加豆漿造成蛋白質營養過剩之說,根本不成立。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成分:
牛奶中富含鈣,而豆漿中鈣相對較低,更富含鉀鎂;牛奶中維生素A豐富,而豆漿中不含有這種營養素;豆漿中維生素E和維生素K較多,而牛奶中這兩種維生素比較少;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纖維,而豆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牛奶中含有少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豆漿含有少量不飽和脂肪,以及降低膽固醇吸收的豆固醇;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可減少更年期婦女的鈣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維生素D。
牛奶和豆漿的營養不僅不會疊加而損失,反而會因為互補而加強。從補鈣而言,牛奶中有大量的鈣,以及維生素D和乳糖,如果得到豆漿中的維生素K和鉀鎂的幫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鈣利用率。對於更年期的婦女來說,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在飲奶補鈣的同時延緩鈣流失,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
從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豆漿中的葉酸、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協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同半胱氨酸水平,起到最佳的防病效果。
所以,奶類和豆漿是最佳的營養飲料配合。早餐可以兩者同飲,或在飲豆漿之後,用牛奶或酸奶作為上午的加餐。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範志紅副教授
吃蘇打餅乾每週別超50克
蘇打餅乾有以下特點(與饅頭比):①因加入精鹽,使鈉含量增加;②因加入精煉混合油,使脂肪含量增加;③透過高溫烘烤,使丙烯醯氨含量增加。這三個特點可能會對你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吃蘇打餅乾,增加了鈉的攝入,可升高血壓,加重水腫
食鹽(氯化鈉)與高血壓病、腎性水腫、肝性水腫和心衰的關係日益明瞭,得了這些疾病應該限制食鹽或鈉的攝入,採用低鹽(每日鈉攝入不超過2000毫克)、無鹽(每日鈉攝入不超過1000毫克)或低鈉(每日鈉攝入不超過500毫克)飲食。因蘇打餅乾含較高的鈉,故高血壓病、心衰和水腫的病人不應吃蘇打餅乾。
◆吃蘇打餅乾,增加了脂肪攝入,更容易變胖,增加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蘇打餅乾中,因加入精煉混合油,使其脂肪的含量遠高於饅頭等食物。100克麵粉蒸制的饅頭含脂肪1克,而100克蘇打餅乾中含脂肪8克。攝入100克蘇打餅乾較之攝入100克麵粉蒸制的饅頭,等於多攝入7克脂肪,相當於多攝入63千卡的熱能。可見,如果你怕長體重,或想減肥,或想降血脂最好別隨意吃蘇打餅乾。吃蘇打餅乾,會增加丙烯醯氨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