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小說:張之洞(上卷) 作者:一意孤行

說到這裡略為停了一下,張之洞心裡一震。“樂者,天地之和”這樣的話,《 樂記 》一篇裡的確反覆出現過,但自己並沒有深究,更沒有對“和”字有這樣高的認識。他懇切地對佩玉說:“想必令尊對聖人標出的這個‘和’字,有一番人所不及的探討,我願洗耳恭聽。”

佩玉淡淡一笑,說:“家父說,古代許多典籍中都提到了‘和’字。早在春秋時,周太史便說過‘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論語 》上說‘禮之用,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庸 》裡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董仲舒說‘德莫大於和,和者,天地之正也’。可見古來聖人賢士都注重‘和’,把‘和’視為天地間的惟一正道。”

張之洞突然悟到,為什麼宮中三大殿:保和、中和、太和,都以“和”為名,其由原來在此。作為國家權力的最高代表,三大殿均以“和”為名,充分表達先賢對“和”的重視程度,也說明“和”的境界,正是他們所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家父說,這‘和’字的產生,乃是受音樂的啟發。”

佩玉這句話,立即引起張之洞的注意,他認真地聽下去。

“各種不同的樂器,如琴瑟笙竽笛簫等等,單獨吹奏,則是各種不同的聲音,若將它們合起來一起吹奏,則有兩種情況出現:一是聽起來駁亂無序,糟糟混混,這種聲音稱之為雜;一是聽起來高低得宜,眾音協調,讓人悅耳舒心,這種聲音則為和。”

“不錯,解釋得好!”張之洞連連點頭。

“家父說,聖人視這種眾音相宜而產生的協調之美為天地間最大的美,這種美的產生,其基礎在調和。若笙之音高了,則吹低點,簫之聲緩了,則加快點,透過相互間的調節控制,尋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聲音來。於是,和聲便產生了,天地間的大美也就出現了。聖人之所以超過凡人之處,就在於將此推衍到人世間,由此而感悟出治理邦民之道。世事紛雜,眾生芸芸,正好比琴瑟笙竽各發各的音,若將他們都調理得各自得宜,互相協諧,則可以奏出人世間的和聲。如此,邦民就治理好了。所以古往今來,賢哲們都苦苦追求一種中庸、中道、中行、中節,試圖找到這樣的和協之音,以達到萬邦咸寧萬眾一心的目的。這就叫做致中和。”

聖人的治國之道,由聽樂而產生。這個道理居然讓老塾師說得如此順理成章,張之洞心裡暗自佩服。

“家父說,這是聖人由音樂推及治國一路。同時,聖人又將它推及治心一路。人的心聲與天地間萬籟之聲,也好比琴瑟笙竽之間的關係。若人的心聲能調到與天地間萬籟之聲取得協宜一致的地步,那麼,人的心聲與天地間的萬籟之聲組成了和聲。這種和聲又超過了治理邦民的中和,乃最高之和,名曰太和。這種太和,王夫之有解釋。他說陰與陽和,神與氣和,是謂太和。這太和,便是典籍中常說的天人合一。”

。。

第五章 清查庫款(23)

張之洞完全被女琴師這幾句話給吸引住了。“天人合一”,是他讀書明理以來所全身心追求的目標。他苦於不知如何才能達到,即不知津渡在何方。今夜聽佩玉轉述其父所說的這篇長論,他似乎隱隱約約地看到了一處渡口,透過這道渡口,便可引航到“天人合一”的彼岸。

“三星已斜,夜已很深了,佩玉不知高低輕重,胡謅亂言,說得太多了。還請大人早點回屋去休息。錯謬之處,還望看在佩玉乃一無知無識的小女子分上,予以海諒。”

張之洞忙起身說:“今夜我受教很多。你下次回晉祠看望父母時,請一定代我轉達對你父親的謝意。哪天得暇,或是我去晉祠,或是請老先生來撫署,我們再好好深談。”

佩玉深謝撫臺的厚意。

回到臥房,望著窗外月色輝映下的三晉古原,張之洞久久不能入睡。今夜,他領悟了許多。中庸和協,他過去看到的是聖賢治國的手段,卻原來更是聖賢心目中所追求的人生最高美境。這種美境應該是一種均衡、穩定、平和、典雅的氣象,像玉一樣的溫潤透明,外柔內勁,有如藍田日暖,柳陌生煙,充塞著一種沖淡綿緲、微茫默遠的和諧氣氛。而自己稟賦過於剛厲,辦事易於任性,今後於這些方面要多加檢束。作為一個執政者,應該是一個高明的樂師,將百姓萬民的眾籟之聲,協調為一個和諧動聽的樂音,這才是最為成功的治理。過去讀史,看到先哲將宰相的職責定為“調和陰陽”,總覺得過於空泛,難以理解。今夜,他頓悟了。他彷彿察覺到自己已具備宰相之才,一時心中萬分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