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的關係裡,會敢於冒險,會尊重對方也有主體性,會接受對方不是萬能的,不能完全滿足你的需求,會願意為對方付出,會把對方的利益看得與自己的利益一樣重要,會願意付出,會願意成全。唐鶴德支援張國榮從加拿大回香港,就是一種成全。
唐鶴德非常獨立,內心強大,他對感情的需求沒有共生需求的干擾,純粹地出於愛。但內心能量足夠獨立的同時,他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缺少對外部的相信。直到89封麥,張國榮徹底走到他內心最深處。他開始學著放手把控方向,他相信張國榮的能力,他願意把兩人感情之船的舵讓出一部分給張國榮把控。
早期的唐鶴德更相信自己對事物發展的掌控力,他會幫別人把路都鋪好,也就是說,他會讓別人走一個他認為能避免失誤的路,這樣確實是保險,但這就隱含著一種避免別人犯錯的心理,是一種規避風險,但也隱藏著對別人能力的不夠相信。而認可風險的存在,懂得願意信任別人的能力而出讓一定的主導權,是唐鶴德的境界提升。
對於一個自己就能做好一切的人來說,相信對方的能力就是他的功課。所以,智者在必要時,是需要入愛河的。認為“被情所困的一定是愚者”,這種說法是粗暴的一刀切。智者可以不入愛河,但一旦入了愛河,Ta能脫離出軌、背叛等低階趣味,書寫至死不渝的愛情傳奇。
兩人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在張國榮待得百無聊賴想復出時,這算偏離原本計劃,但唐鶴德這次選擇了相信他。相信一個人,不是指相信對方不會變心這種狹隘的看法,而是還包含了相信他能處理好復出的事情。
其實,相信別人總是伴隨著風險。因為人最可控的其實只有自己。除了自己之外,再親密的人都會有主觀或者非主觀的不可控。所以,對於安全感原本全由自己掌控的唐鶴德來說,甘願進入不可控的境況裡,一定是愛慘了張國榮。所以,雖然唐鶴德一向比較低調,但從他甘願冒險來看,他已是愛意滔天。由於他的相信和支援,張國榮迎來了《霸王別姬》,這部中國影史上的濃墨一筆。
不過,在正式復出的92年之前,他因履行退出前的約定拍了《阿飛正傳》,之後又拍了《家有喜事》和《藍江傳》。《藍江傳》在張國榮拍的電影裡較少被提及,但在拍攝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一個意外,情況非常危險。後來秦沛上節目時講過這一段。秦沛表示,他與張國榮一起拍電影《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時,自己扮演一位警察,有場戲是張國榮開車撞來。當時車子被撞著火是現場實拍,秦沛按照要求爬進車裡,這時張國榮突然十分嚴肅,告訴秦沛趕緊走開,一開始秦沛以為他在開玩笑,但是張國榮卻很緊張地催他快出來,說著就硬把他拖了出來,這時車上一直在著火,而就在他們走出車子沒幾步時,燃燒的車子真的爆炸了,從此秦沛將張國榮的救命之恩記在心裡。
聽秦沛說著,就讓人膽戰心驚,更何況是親身經歷的人。張國榮拍戲還真是遇到過不少危險。
之後,就是備受讚譽的《霸王別姬》。張國榮和《霸王別姬》的緣分,得往前再推幾年。早在1985年,香港電臺就曾力邀張國榮出演由小說《霸王別姬》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集。張國榮方面當時回絕了這個邀請,現在看來並不可惜,因為92年那個在感情上更成熟也體驗過實實在在地和愛人一起過日子的張國榮確實比85年的張國榮更適合程蝶衣。除了時間安排和拍攝班底的原因之外,我想,他之前拒絕後來接受的態度變化,很可能也和他自身對於同.性關係在心境上的轉變有關,此時的他相比85年,心態上更加鬆弛。
張國榮到北京後,就開始刻苦學習京劇。遇到《霸王別姬》這樣精益求精的劇組,張國榮的藝術天賦被深度挖掘。另外,在他拍戲期間,唐鶴德也沒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