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想。他們不是隨便地敷衍應付就是以長輩的權威武斷地命令孩子,甚至讓孩子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觀點。
這種做法更是錯上加錯。
我的一位表兄就是以這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使那個可憐的孩子一天比一天糟糕,到後來變得完全不像是一個健康的孩子,甚至心理也變得不健全。
這個孩子起初和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經常纏著父親問這問那。可是,父親並沒有把他的奇思異想放在眼裡,總是隨便說點什麼應付他。在孩子對某些具體的事物提出疑問時,這位父親總這樣說:“你問這麼多幹什麼?快去玩你的吧,別來煩我。”
雖然多次遭到父親粗暴的拒絕,孩子天性中的究理精神仍然沒有泯滅,還是一次一次地向父親求助,希望能從父親那兒得到某些疑問的答案。
有一次,孩子問父親:“爸爸,為什麼太陽和月亮都是從東邊升起而從西邊落下去呢?”
父親回答:“問這個幹什麼?它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孩子又問:“我想它們之所以這樣一定有什麼原因。”
父親不耐煩地說:“沒有什麼原因,它們就是那樣的。你沒事管這麼多做什麼?”
孩子說:“可是,我想弄明白……”
或許這位父親認為孩子太煩人,便大聲地向孩子吼道:“你怎麼這麼討厭?你不用弄明白,我說它們本來就是那樣的,這還不夠嗎?”
我想,這種回答是所有孩子都無法接受的,從此以後,這個孩子不再向父親問任何問題,只是常常獨自一人坐在椅子上發呆。
據我後來所知,這個孩子上大學之後不但反應遲鈍,還變成了一個逆來順受的人。
這樣的人事發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悲哀。
讓我們做一個試驗,假如對某個人施行催眠術,給他一種所謂消極的幻覺暗示,那麼他就會連眼前的人和物都看不到。如果我們的教育是這種催眠術式的教育,那將多麼可怕。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決不能使孩子陷入這種消極的幻覺狀態中。我教育兒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為他開啟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夠敏銳地觀察到社會上的壞事,洞察出社會上的矛盾和缺陷。我們人類的理想,決不應當像亞當和夏娃那樣,僅僅滿足於在不知自己是裸露著身體的情況下過快樂的天堂生活。為此,我決不能讓兒子成為精神上的盲目樂觀主義者。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重視孩子最初對世界的探索,積極回應他們的每一個問題。同時,父母還應該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能以權威來壓抑孩子的天性。
孩子既不能受清規戒律的束縛,也不應受到權威的壓抑。受到權威的壓抑,孩子的辨別能力就會萎縮。如果沒有辨別能力,也就談不上有獨特見解和首創精神。不僅如此,它還會形成孩子病態地接受暗示的心理。久而久之,在權威壓抑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精神上就會產生種種缺陷。所以說,為了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不論在教育中還是在行為指導上,都不能用不準反駁的權威去壓制他們。
要知道,父母是人而不是神。父母們常犯的錯誤,就是當孩子問出一個他們答不上來的問題時,為了保住面子,隨便給出一個錯誤的答案,甚至以大聲呵斥孩子來掩飾自己的尷尬。我從不這樣做。
當我兒子提出問題時,我總是給予鼓勵,並耐心作答,決不欺騙兒子。在教育上,我覺得再沒有比教給幼兒錯誤的東西更可惡的了,這個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因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在對兒子的教育中,我堅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識。在給兒子解答問題時,我儘量做到我的說明易懂,而且充分考慮到孩子在現有的知識與思維能力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因為父母如果隨便給一個過於深奧的答案,孩子不能理解,結果仍然解不開心中的疑團,他們就會一直不停地追問下去,很多父母就是這樣被問煩的。
我從不認為由於我比兒子懂得多,就有資格在他面前充當權威。當兒子問到我自己也不懂的問題時,我會向他承認。比如,有一次兒子問到我天文學方面的問題,我就乾脆老實地回答說:“這個爸爸也不懂。”於是我們兩個人就一起翻書,或者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一起把那個問題弄懂。並且我還向兒子表示感謝:“如果不是你今天提問,爸爸至今也沒弄懂這個問題呢。所以你以後要多多提問,我們一起來學習知識。”在這樣的鼓勵下,兒子的問題果然源源不絕。
等到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