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創新也屈指可數。創新的確是一件非常有挑戰,也非常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事情。
以我自己的經歷為例,我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語音識別技術時,並沒有過多地考慮如何將該技術轉變成可以為所有人使用的產品,而是像很多科研機構裡的研究者一樣,認為如果能發現新的方法或新的技術,並圍繞這些方法和技術多發表一些論文,就一定會有許多公司重視它們並將它們應用於自己的產品之中。雖然我所做的研究代表了當時語音識別領域的最高水平,我的論文也得到了學術界的一致認可,但我在那時卻沒有看到自己的技術轉變為實際的產品。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我的論文學術性較強,一般的技術人員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做研究時,並沒有考慮到這樣的技術會在哪些特定的領域得到應用,沒有考慮這些技術在具體應用領域的適用性和最佳化方法。這樣的親身經歷讓我明白,那些脫離產業實踐的,純學術性的創新是很難獲得成功的。
到了蘋果公司以後,公司對我的語音識別技術非常重視,專門安排了一個技術部門負責開發語音識別產品。當時,市場人員和產品開發人員都非常急迫地想把語音識別產品推向市場,但他們並沒有考慮到這項技術從誕生走向成熟還需要一個必要的發展和穩定階段。因為缺乏足夠的研發積累,過早推出的產品在市場上也很難取得應有的成功。
後來,我在微軟公司工作時發現,微軟為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建立了不同的管理體系,研究人員在微軟研究院從事面向未來的創新工作,開發人員在產品部門開發面向市場的軟體產品。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可以透過部門間的合作機制向產品部門轉移。這種根據不同工作的特點並行管理的做法可以較好地解決研發脫節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很好的激勵研究與開發人員的工作熱情。但因為研究院和產品部門的目標不同,衡量業績的方法不一致,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的思維和工作方式也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在實際的研發和產品轉換過程中,仍然會出現許多摩擦、拖延等影響效率的事情。
蘋果和微軟公司的研發管理體系有著很大的差別,二者的效率也許不是最優的,但它們都是在各自公司的長期實踐和發展過程中積累而來的,是最適合公司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的研發體系。例如,微軟的研發並行的體系就是我所見過的從事軟體研發的最好的管理方式之一。
但是,在新興的、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產業中,我們需要更加有效率的,更加貼近網路使用者需求的研發管理體系。Google公司在網際網路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與其獨特的研發機制是分不開的。一方面,網際網路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相關的技術和產品每天都在變化,這就要求相關企業必須將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緊密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是一個可以與全世界的人自由溝通的平臺,這也為創新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我們可以依靠大家的力量,在研發過程中鼓勵集體參與,在產品釋出後透過網路迅速收集和響應使用者的反饋資訊。Google公司很好地兼顧了這兩方面的問題,建立了一種開放、平等、自由、高效、研發一體、使用者參與、快速響應的研發管理體系。
本文細緻、深入地探討了Google公司面向網路時代的創新和研發機制,以及Google獨特的企業文化和人才戰略。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是要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模仿Google的體系——任何制度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最能滿足實際需要的管理方法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
Google的成功之道(2)
毫無疑問,創新是今天這個時代裡最有激情也最有活力的字眼之一。單獨地審視創新,人們也許會把與之相關的事物看成是腦力菁英們在好奇心或功利心的驅使下所完成的超乎尋常的工作的總和,但如果把創新放在產業環境、經濟佈局、時代精神等更大、更廣的語境中考察,我們就不難發現,創新其實是一種融匯了科學技術的階梯狀累進形式、社會經濟的自我更新規律以及歷史文化因素在新經濟中的內在對映等更深層內涵的“立體”現象。
儘管人人都倡導並鼓勵創新,但卻很少有人深入剖析過這種“立體”現象背後的規律性內容。比如,不同型別的企業總是會選擇不盡相同的創新模式,其中有什麼規律可循嗎?如果說創新本身和產業、時代以及經濟執行有著緊密的聯絡,那麼在最新、最酷也最絢麗奪目的網路經濟中,什麼樣的創新才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對一家將創新視為靈魂的新技術企業來說,如何充分發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