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散戶劉芳,也造就了A股歷史上的一道奇觀,一口氣都不歇地連續拉了30個漲停。從2007年2月28日的3�16元一直漲到2007年8月31日的最高價26�58元。

在此之前的2006年,黃光裕及其兄黃俊欽就因為再早些年間的一批總額為13億元的違法違規貸款,而被公安部正式立案調查。官方調查結果顯示,至少有13億元的問題貸款在鵬潤和新恆基之間秘密流通,最終還流向了境外。這些資金既構成了黃氏兄弟創業期的“第一桶金”,也在2000年之後支撐了其繼續擴張。那次,黃氏兄弟都沒有受到公安部門的羈押。算是躲過一劫的黃光裕還在此之後大感高層關係的薄弱,於是之後想方設法賄賂公職人員,以求得政治上的庇護。

但是,好運沒有一直停歇在黃光裕的頭上。黃光裕終因操縱證券市場而被羈押,2009年1月18日晚間,國美於香港聯交所釋出公告,黃光裕正式辭去國美集團董事職務,同時由陳曉代替黃光裕成為新的集團主席及擔任國美集團行政總裁。雖然黃光裕依然為國美的實際控制人,但是在形式上,他已經透過辭去國美電器所有職務表明了與國美的切割。

一代梟雄,後事未卜。

人們對於黃光裕的看法與評價在黃光裕的人生軌跡面前出現了嚴重的分歧,一些人無比崇拜他迅速積累財富的能力,以及那種張揚肆意的性格,而另一些人把這些都看成是他的罪過,認為他之所以這麼快速地積累財富都是因為原罪,甚至黃光裕家族的天主教傳統也被看成是對這種原罪救贖的需要,而張揚的性格也被不喜歡他的人最終定義為帶著貶義的霸道。黃光裕在輿論領域所經歷的跟商界另外一個不好簡單定義的領袖史玉柱很像。史玉柱幾經沉浮,他天生的商業才能幾次在最後關頭挽救了他,讓他得以東山再起,但是這種商業才能最終非常現實地變得頗具掠奪性,攻擊性。自言大徹大悟的史玉柱手中最後只有了“術”,而沒有了“道”,只有了商業,而沒有了倫理與美感。

四、後來居上:蘇寧反超國美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寡頭競爭時代的對手(3)

在黃光裕被羈押事件之後,國美公佈了2008年年報。透過將國美的年報與蘇寧的年報相比較,可以發現在坐了多年家電連鎖的頭把“交椅”後,國美遺憾地把這把交椅拱手讓給了蘇寧。

年報顯示,國美2008年總收入為458�9億元,比蘇寧少41億元。利潤方面,國美淨利潤約為蘇寧一半,為10�48億元,而蘇寧利潤為21�7億元。透過併購和開店,國美總店數達到859家,增加133家,而門店每平方米銷售收入為15503元,同比略微下降。而蘇寧店面數略少,為812家門店。也就是說,除了門店的微弱優勢之外,蘇寧已經全面趕超國美,扛起了家電零售連鎖的大旗。

而當年國美收購大中之後,黃光裕豪邁的言語猶然在耳。2006年,黃光裕導演了一場耗資52�68億元的國內家電連鎖行業的最大併購案,國美一口吃掉了永樂。實際上,也就在這一年前,大家還坐在一起溫情脈脈地商討著如何應對整個行業性的問題。

勢頭正勁的黃光裕給新的國美集團制定了新的目標:在2007年年底完成門店數量突破1000家,年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努力在2008年進入世界500強。同時,黃光裕在擺平永樂後,還不忘去*一下最難纏、最強大的競爭對手蘇寧。他說“蘇寧股價虛高”,“國美收購蘇寧只是時間問題”,要“打到蘇寧國美合併為止”。那春風得意,豪氣盡顯於字裡行間。

可是,比黃光裕年長不少的張近東並不是個容易捏的“軟柿子”,甚至可以說在溫文儒雅的外表下有著強硬的核心。張近東對付黃光裕的依然是那句老話:“蘇寧做不過你,我一定送給你。”張近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自信地說:“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也不一定大於二。從公開的資料看,靠吃興奮劑比賽是沒有用的,只有內功才能贏。我們講三年領跑,是全面領跑。我知道這市場一定是我們贏的,鐵定的,我要的是長遠的東西,我認為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乃至後來2008年的業績出來後,有媒體說蘇寧能在2008年超越國美,完全是因為黃光裕出事了,蘇寧的員工還不忿地講,即使黃光裕沒有出事,蘇寧超越國美也是必然的事情。因為蘇寧已經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不過不管怎麼講,到2009年蘇寧和國美一直以來的交鋒終於告了一個段落,家電連鎖的格局從群雄紛爭到兩強爭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