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稅制及其他政策的理智反應
有個笑話說,美國人“生活是為了工作”,歐洲人“工作是為了生活”。與美國人相比,歐洲人工作時間短、度假時間長、退休年齡早。一些歐洲人認為這些差異是歐洲人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導致的;美國人則認為高稅收、勞動力市場管制可以解釋多數的差異。哪種解釋是對的呢?
歐洲的與眾不同
歐洲人的工作時間確實少得多,不僅與美國人比如此,與其他發達國家比也是一樣。2004年美國人均年工作時數為1 820個小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與美國相近,日本僅高出2%。相反,法國、德國人均年工作時數低了近20%。義大利、英國人的差距稍小,分別低了13%和8%。
這種差距並非自古就有。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早期,大多數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和德國人)工作時間多於美國人。工業化國家包括美國的年工作時數都呈下降趨勢,只是歐洲的下降更加顯著。
歐洲人有更多的休閒時間。2004年美國人每年約有4周的假期,但是德國和義大利人有8周、法國人有7周、英國人約有6周。
最後,歐洲人退休比其他國家的人都早,拿60歲左右勞動力參與比例(工作或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占人口的比例)來說,美國比義大利高出1/3;類似的,日本的60多歲勞動力參與比例高出法國3倍,韓國高出德國7倍!
如何解釋歐洲的這些與眾不同呢?
稅收的作用
人們多工作一小時需繳納的稅收是人們工作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歐洲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工作時數下降顯著的原因之一是有效邊際稅率的大幅度上升——近30年裡有效邊際稅率從40%上升到60%。歐洲許多調高邊際稅率的國家工作時數減少得很厲害。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美國的有效邊際稅率基本保持不變,年平均工作時數減少的幅度很小。
面對高稅率,工人們的典型反應有兩種方式:從事非稅工作或極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