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經紀人。在從會計轉到推銷行業不久,他投靠了TI公司,負責歐洲分部的市場營銷。1983年曾與他在TI共事的羅得·坎農把他招進了康柏,並讓他主管歐洲分部的生產運作。1990年底,在普菲福爾管理下,歐洲分部年利潤已佔了康柏總利潤的54%。1991年初坎農把他調到休斯頓出任首席製造主管,聖誕節還沒過,坎農就把位子讓給了普菲福爾。

坎農離任是董事會主席本·羅森的意圖。對坎農進行的一項秘密調查表明,坎農在高品質電腦上投入太大。董事會曾提出修改經營策略,但坎農拒絕了董事會的要求,不久他就收到了解聘通知。

各種跡象表明,羅森和普菲福爾也只是象徵性的搭檔。普菲福爾日理萬機,而羅森則善於幻想。當然羅森也為蓮花(Lotus)、矽圖科技(siliconGraphics)等專案開出了鉅額支票。他在紐約的曼哈頓市中心為自己找了一間私人辦公室,每月飛往休斯頓一次,多半是與好友保爾·艾倫(微軟創辦人之一)聊聊公司的近況。他還喜歡代表康柏到世界各地作巡迴演說。

不過普菲福爾倒認為羅森是最好的“傳聲筒”。每週他要與羅森通幾次電話,羅森把他在外聽到的使用者意見轉告給他。普菲福爾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資訊反饋,因為他正在走其他PC廠商從未走過的路。在1996年及月的股市分析會上他說:“在穩固我們PC製造霸主地位的同時,我們還得把觸角伸向更多的新興產業,我們不能滿足於只作一家電腦供應商,我們應有自己的電子通訊平臺,要為客戶提供軟體、硬體、伺服器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務。這就好比你送別人剃鬚刀時,也應送上一打刀片一樣。”

◇攜手闖天涯

推進PC前沿技術發展的關鍵是尋求與其他業界巨頭的合作。“合作”就如同康柏的遺傳基因一樣重要。現在康柏已開始利用微軟和英特爾部件生產IBM相容機。GartnerGroup研究與發展計劃的負責人馬克·斯帕克說:“康柏在作業系統和晶片製造上並不佔優勢,它需要得到其他公司的幫助。普菲福爾現已用合作管理模式取代了原來的垂直統一管理模式(指從生產到銷售)。”在一份使用者報告中,斯伯克寫到:“下世紀初,康柏要想成為業界的主宰就必須統一電腦業多極割據的局面。康柏同時還得準備一份最佳合夥人清單供使用者挑選。我們認為康柏會繼續保持良好的狀態,並終將會從IBM手上接過領騎衫。”

網路系統部的格瑞·史蒂馬克說:“我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遇到了無法克服的難題,我們會邀請業界的其他同行來共同解決。”決策顧問鮑伯·史蒂恩斯也毫不掩飾地說:“用於合作開發的資金已被納入康柏的研究與發展計劃預算內,1995年康柏用於研究與發展計劃的支出僅為總支出的1.8%。”

普菲福爾在拓展對外合作過程中也曾一度受挫。1994年底康柏與英特爾發生了嚴重摩擦。普菲福爾指責英特爾以犧牲康柏這樣的大買家的利益為代價,推廣自己的品牌。當時,英特爾一意孤行盲目擴大主機板的產量,致使主機板價格暴跌。不具備主機板生產能力的PC製造商自然蜂擁而至,爭相購進了大批英特爾主機板。而像康柏這樣有能力生產主機板的商家則蒙受了慘重的損失。

普菲福爾把與英特爾的矛盾形象地比作“家庭糾紛”。由於雙方關係微妙,康柏只能暫時從超微(AMD)、Cyrix和NexGen等公司轉手購進英特爾的Pentium微處理器,還不包託運。但事隔不久,英特爾的主機板生意就遇到了麻煩,大量庫存積壓迫使英特爾登出了大量資金以資抵債。自知理虧的英特爾現在又開始向康柏暗送秋波,看來兩家重歸於好的日子不會太遠。普菲福爾頗有風度地說:“我們以坦誠的態度對這場糾紛作了反省,並決心不計前嫌,攜手共創新生活。”

除了Fisher'Price、英特爾和Microsoft,康柏還與Cisco、DigitalEquipment、Novall以及德國的SAP軟體公司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往來。目前全球多數地區的區域網(LAN)都採用的是Novell的網路作業系統,而康柏的伺服器在這些區域網中佔的比重最大。德國SAP開發的企業管理軟體50%以上是與康柏伺服器捆綁銷售的。

普菲福爾的得意之作就是與Cisco建立了良好的夥伴關係。Cisco。目前獨霸路由器市場(路由器:一種能為資訊傳輸選擇捷徑的智慧裝置)。現在任何一家公司要想購買Cisco軟體,也必須同時購買Cisco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