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4 / 4)

小說:慈禧全傳 作者:蒂帆

於點頭同意,而且舉一反三,很冷靜地察覺到,陳彝的奏摺中的所謂“街談巷議,無據之詞”,包括著許多不堪聞問的話。外頭可能認為皇帝咎由自取,甚至死不足惜。搞出這種荒唐事來,真正是天威掃地!如今再度垂簾,責任都在自己身上,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收拾民心,重建威信。

因此,第二天召見軍機時,她自動提到:三海一切工程,無論已修未修,盡皆停止。恭王自然唯命是從。

“進貢也停了吧!等三年以後再說。”

各省督撫、鹽政、織造、關監督,照例每年要進貢當地名產,稱為“方物”,而進貢的又不僅僅止於御用的一份,由縣而府、由府而道、由道而省,層層騷擾分潤,送到京裡,還要應酬王公大臣,都派在百姓頭上,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因此這道上諭,可以說是恩詔。

接著便是談陳彝的那個奏摺,慈禧太后問道:“陳彝是什麼出身?”

陳彝在李光昭那個絕頂荒唐的騙案中,曾經嚴劾過內務府的官員,已是響噹噹的“都老爺”,這一次搏擊天下隱憾所聚於一身的王慶祺,諫草未焚,傳遍都下,越發聲名大起。恭王早知其人,這兩天更聽好些人談過,對他的生平,頗有了解,此時扼要奏陳了他的履歷,接著又說:“他是同治元年壬戌的翰林,是先帝手裡造就的人才。”

提到先帝,便要垂淚,亦就因為恭王的這句話,慈禧太后對陳彝更有好感,“他這個摺子寫得很好。”她將原折交了下來,“看得出來是個忠臣!”

“是!”恭王趁機答道:“言官當中,固然有不明大義、為人‘買參’,或者不明大勢,膠柱鼓瑟的,不過讀書人到底可佩服的居多。如今人心鬱塞,大行皇帝之崩,天下臣民,更有難言之痛,臣請俯納陳彝一奏以外,更要請兩位皇太后,廣開言路,擇善而從,庶幾收拾人心,重開盛世,不負‘光緒’的年號。”

“是的!”慈禧太后深深點頭,“回想同治初年,上下一心,到底也辦成了兩件大事。到後來——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