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還是臨終一善即可不墮惡道?
那先比丘說:大王,請問,您是會在感到口渴欲死的時候才開始掘井呢?還是沒有感到口渴的時候就會先開始?
彌蘭王說:當然不能等到口渴欲死時候才掘井。
那先比丘說:那麼,大王,您是會等到肚子餓了,才開始播種種糧食呢?還是之前就會耕種?您是會等到敵人打到城門下了,才開始組建軍隊加以訓練呢?還是之前就會做這些工作?
彌蘭王說:好了,好了,我明白了。
那先比丘說:大王聖明,但還有許多愚人並不明白其中道理。在此我奉勸座中諸位,不要覺得平時大可以棄善作惡,可以棄中正,而就於不正,覺得只要臨終一念向善,一樣不墮三惡道,須知,你身體健康,意識清醒,理性健全的時候,都做不到充滿善念,堅守善行,何能指望臨死衰弱昏亂致極的時候反能做到?不要這樣誤人自誤,死到臨頭的時候啼哭無益,悔之莫及。
彌蘭王說:你們沙門當中,常有人宣說,世間的火力比不上般若三昧真火。小的石頭放在世間的大火中,燒三天三夜,也不會熔化,而巨大的山脈,對於得般若三昧真火的人而言,也能在頃刻熔化。然而,你們沙門當中,也有人常說,儘管般若之火如此威神,但亦有千萬眾生累生所作的諸種惡業,歷經千萬次生命,也尚未消亡。這裡面沒有自我矛盾的地方嗎?
那先比丘對答如流道:並無矛盾。佛教中,見到空性者,可以頃刻證知“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何止巨大的山脈可以頃刻消解於無形,三千大千世界也可以頃刻化為夢幻泡影。但,即使見到空性,也不意味著之前的善惡業力就不會對後世產生某種影響了。這就是《維摩詰經》上所說的“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只不過,對一個覺悟者來說,因為了見到業力和未來的關係,就可以透過現在的心念行為,來改變業力對未來形成影響的效果和方式,把不好的影響不斷轉化成好的影響,讓好的影響再帶來更多好的影響。
至於為何許多人歷經千萬次生命,所作惡業還不能消除惡性影響的問題,大王,您可以這樣來理解。
請問大王,您後宮的姬妾懷孕之時,吃下無數珍饈美味,這些東西進入腹中會不會消化掉?
彌蘭王說:當然會。
那先比丘說:那麼,她腹中所懷胎兒,會不會被母體消化掉?
彌蘭王說:當然不會。
那先比丘:請問大王,同在母體腹中,為何食物會被消化,胎兒不會被消化?
彌蘭王說:因為她用食物來供養自己,卻用自己來供養胎兒,食物不是她供養的物件,而胎兒卻是,所以食物會消亡,胎兒不會。
那先比丘說:正是如此,大王。今者多有眾生,以累生累世的惡念惡行盡心竭力不斷供養惡業,令其不斷長大,遠比您的姬妾供養腹中胎兒努力勤奮得多了,他們這樣努力供養滋長自己的惡業,那些惡業又怎麼可能消亡呢。這樣做,就等於不斷用涼水澆在火上,天天都在做這種以苦樂水澆滅般若之火的蠢事,何能指望般若之火熔化無邊業力?
(二)
彌蘭又王:你們這些沙門,人人都能夠得到畢竟涅嗎?
那先比丘說:並非皆能。只有那種透過學習能分辨真假善惡美醜之後,踏踏實實地按照這個標準來諸善奉行的人,才可以成就佛果。“當所奉行者奉行之,不當奉行者棄遠之”,“當所念者念,不當所念者棄”,這是必須每個人親自去實踐的,不實踐則不能成就,就算是佛祖,也不能替代他親生兒子的實踐。
彌蘭王致敬道:那先,我很佩服您的坦誠。不過,在座的諸位比丘,你們都親證涅了嗎?
那先比丘代為回答道:不能這樣說。
彌蘭王說:既然沒有親證涅,又怎麼能斷定親證涅會帶來至善至樂的終極解脫呢?
那先比丘說:請問大王,你被人砍斷過手足嗎?
彌蘭王說:當然沒有。
那先比丘說:那麼,大王怎麼會知道被人砍斷手足是很痛苦的事情?
彌蘭王說:因為我看見別人被這樣刑罰之後,無一例外,全都呻吟不絕,所以知道那是很痛苦的。
那先比丘:我們也是如此。雖未經歷親證,但看見那些親證過的大德先賢,人人都說畢竟涅可以帶來至善至樂的終極解脫,所以知道那是可以帶來終極解脫的。
彌蘭王說:那先比丘,你親自見過佛陀本人嗎?
那先比丘:沒有,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