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蘭王追問:那麼,你的師父見過?
那先比丘:也沒有見過。
彌蘭王:那麼你師父的師父一定見過嘍。
那先比丘如實回答:也沒有。
彌蘭王說:既然都沒見過,你們怎麼能知道佛陀不是一個歷史傳說,而是實有其人呢?
那先比丘:請問大王,您見過自己500世之前的祖先嗎?
彌蘭王說:沒有見過。
那先比丘說:那麼,您的父王,或者祖王,見過嗎?
彌蘭王說:都沒有見過。
那先比丘:那麼,您怎麼能知道自己500世之前的祖先不是一個歷史傳說,而是實際曾經存在過?
彌蘭王一笑,又問:那先比丘,你們都沒有見過佛陀,怎麼能這麼肯定他的智慧是無可匹敵的呢?
那先比丘:大王。您的統轄國土之中,有五條河流,它們每天川流不息地注入大海,但從來沒有見到有溢位或者回流的時候,所以,我們會知道大海是如此遼闊深廣,任何河流都不能超過大海的深廣。我等沙門,亦復如是。因為數百年來,常見各國各族先賢大德傾慕佛道,且修學佛道之後,煩惱斷除,品格高卓,力量增長,心胸寬闊,成人中龍鳳,為眾生導師,受萬民愛戴,出生入死坦然無憂,千難萬險盡皆無畏,對佛的教誨感恩備至,誓願生生世世弘傳以報,所以,我們相信,佛的智慧是無可匹敵的。
(三)
彌蘭王點頭說:很好,我很佩服你們的信仰。不過,佛陀已經入滅數百年了,你們連他的面也不能見到,又怎麼能學習他呢?
那先比丘:剛剛在殿上,我見到大王案頭有大王所寫的書法。請問大王,您的書法從師何人?
彌蘭王說:喔,我當前正在臨寫一位古代書法家名叫“質”的帖子。
那先比丘說:大書法家質,已死數百年,大王何能向他學習書法?
彌蘭王說:他人雖然死了,但書法作品還在,我對著書法作品模仿,就跟和他本人學一樣嘛。
那先比丘說:沙門亦是如此。佛陀雖已入滅多年,但經戒猶在,我們根據經戒來學習,就等於跟著佛陀本人學習一樣。
第八百八十二章 交鋒(3)
(一)
這時,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大半天,彌蘭王和那先比丘雙方間不容髮的精彩問答,此時,已經深深吸引了大殿上的文武大臣。
這樣的精彩辯論,可謂千古罕有,百年難逢。大家無不都在屏聲息氣地諦聽著,生怕漏掉了其中的一句話,忘記了中午還沒吃飯,連肚子已經咕咕叫喚了好一會兒,也都渾然不覺。
彌蘭王說:那先比丘,我且問你,人死之後,現在的這個身體,究竟有沒有辦法跟隨到來世去呢?
那先比丘答道:不能。大王,我們在此徹夜長談,殿上的燈火一直明如白晝,其間,宮女們已經更換過很多次蠟燭了,現在的光亮,早已不是原來的那些蠟燭發出的了。可因為我們只是需要談話時有照明可看見對方而已,所以,滿殿之人,並沒有誰去在意現在的光明是過去的蠟燭發出的,還是新的蠟燭發出的。
大王,我再問您一個問題,您飽讀書籍,學問淵博,國人無不敬仰,請問大王,您從小以來所讀的各類書籍,都是讀的作者親筆的原稿嗎?都是作者親自教您解讀的嗎?
彌蘭王搖頭說:並非都是讀的作者原稿,也很少有機會遇到作者親自講解。多半都是讀的後世傳抄的版本,是各方面的老師講解指導的。
那先比丘說:是啊,大王,因為大王所要的不過是學到知識罷了,所以大王不會非要務求原人原物。我們在生死之海中穿行,也是這樣。因為修道者所要的,是明白真相的智慧和麵對真相的力量,所想要的,乃是煥發生命本有的光明和無限潛力,所以,對於每次生命的歷程中,究竟是不是原來的那個身體在跟著,也就不會去在意了。事實上,誠如衣服穿破了就不弊體了,身體也這樣,換個新的,不好嗎?
彌蘭王說:可是,有件事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今生的身體作惡,惡業還會延續到後世的身體來受報呢?
那先比丘說:大王,我聽說前幾天您審理了一個案子,有位國民,幾年前在自己的院子裡栽了一棵小樹苗,後來樹長大了,結了果實,有個小偷把樹上的果子偷走了,於是這位國民告到官府,不知道大王是怎樣判決的?
彌蘭王說:我當然判小偷有罪,因為他侵犯了那位國民的所有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