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說:了見實相,行與道應,這就是誠。信佛法僧、信因果輪迴,信善惡必報,信本覺清淨,信諸惡可除,能令人我於此皆各不疑,這就是信。
彌蘭王問:那麼,何謂孝順呢?
那先說:諸惡不作,諸善奉行,對一切眾生不起傷毀排斥之惡念,常生慈悲包納供奉承事之心,即是對一切眾生的大孝大順。
彌蘭王步步進逼地問:何謂精進?
那先比丘對答如流:助一切善,止一切惡,即為精進。已生惡令得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得生,已生善令增廣。
彌蘭王問:何謂“意當念諸善事”?
那先比丘說:就是要做好念頭的把關人和守門員。觀心念起處,以智慧炬照,明黑白善惡,擇善而從。如惡念生起,當下即轉即化,不令入於心。“自堅守其意,持意甚堅,自當有度時”。
彌蘭王再問:何為智慧?
那先比丘說:智慧就是當下知惡斷惡的能力。
彌蘭王說:大家都說,佛經就是教導人們斷除一切**?斷除了一切**,人生還有什麼意思呢?
那先比丘回答說:大王您誤會了。佛經乃是教導人們斷除一切傷毀惡念,“卻一切惡”。斷除了一切自傷傷人、自毀毀人的惡念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大王,您不認為斷除了惡念的人生,會比一個充滿惡念,被惡念驅使的人生具有更高的質量嗎?或者說,您認為一個常常被各種惡念纏繞牽制的人生,才是有意思的人生嗎?
彌蘭王說:若是業力能從前一生延續遞承到後一生,那麼,必然要有一個跨越兩世的精神性媒介,那個跨越前後世的“精神性”的東東,卻是什麼?那個後世的東東,是前生原有的那個東東,還是重新另生的一個東東呢?
那先比丘說:大王,您所說的那個“東東”,在佛經中,稱為如來藏識。對您問題的回答是:不是故精神,也不離故精神。就好比您的大殿,整夜都點著蠟燭,一支蠟燭燃盡時,它的火焰就被更換蠟燭的宮女傳遞到另一支蠟燭上,現在室內的光亮,雖然不能說是前一支蠟燭的光明,但也不能說脫離於前一支蠟燭的光明。為何佛經認為,人死之後還必有延續呢?因為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在時間上,“現在”是相對於“過去”、“未來”而存在的。“死的一剎那”之所以存在,是相對於之前“生的階段”而言的,既然有相對的之前,那麼也就必定會有相對的之後,也就是說,既然因為有了過去,所以才能說有現在,因此,必然會因為有現在,就會也有未來。“死的一剎那”是不可能獨立於過去和未來而孤立存在的。每個“死的剎那”都必會有與其相對的“之後”,故而佛教不說“死即一切斷滅”。
如果說,不存在“死後”,那麼也就不存在“現在的死”,也不存在“之前的生”。一有俱有,一無俱無。
彌蘭王繼續發問:阿羅漢此生之後“不有後著”,既然“不受後生”,那麼他又是怎麼能知道自己不受後生的呢?那個此生之後,能證知自己未受後生的,又是什麼?
那先比丘答曰:大王,阿羅漢不需要這樣才能證明不受後生。阿羅漢自知對一切現象已經無有恩愛執著、無有貪婪嗔恚,今生已能無興種種惡念,無造種種惡行,自然就會知道“不有後著”。這就好比一位農夫,把惡業田中以前生長著的麥子都收割上來,種子都收藏起來存於倉庫,不再播種子到田地裡。既然過去的種子都被封存起來了,又沒有再播撒新的種子到田地裡,農夫自然就會知道來年不會再有麥子在田地裡生長出來,並不需要等到明年秋收才能知道。阿羅漢不復播撒業種於八識田,自然知道“不有後著”。
彌蘭王說:請問,阿羅漢的“明”和凡夫的“智”有區別嗎?
那先比丘說:從究竟上說,“明”、“智”等無差異,但從相對層面來說,卻是有區別的。阿羅漢的“明”在於明白什麼種子會結出什麼果實。凡夫的“智”,則只能看到果實的好壞,不能循果究因。
第八百八十一章 交鋒(2)
(一)
拜讀《那先比丘比丘經》,倍覺雙方問答,智力激盪,精彩紛呈,不知不覺,就看到東方暨白,一口氣把經書的上卷讀完了。
第二天工作閒暇,忍不住經書的吸引,繼續看西方哲人王和印度佛門高僧的交鋒的下卷,只覺卷下精彩,更勝前文。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你們沙門當中,有人勸人終身行善,也有人勸人臨終一善,得佛接引,究竟是要終身行善才能往生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