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部分(1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這件事沒有出現在奏章或者什麼官方的文報之中,只是由錦衣衛在那裡的眼線記錄,然後送到了京師錦衣衛衙門這邊。

甚至連記錄這件事的錦衣衛也不覺得此事算什麼重要的,因為這文卷的主要內容是那位女真豪酋定期向李家稱頌關外的山貨,各色毛皮以及人參之類,這些貨物賣到內地都是暴利,這算是邊將受賄的一種。

估計侯真之所以選出這份文卷,也是裡面說李成梁父子幾家都曾和這個女真豪酋往來密切,收受了大量貨物,而且還有傳聞說遼鎮私下裡賣給過此人兵甲,但這個目前還沒有實據。

不過,這個豪酋的名字王通卻聽過,王通的歷史知識實在是匱乏的很,在這個時代,他知道萬曆這個名字,張居正這個名字都沒什麼太深的印象,馮保更是模糊,其他人更不必說,但文捲上的這個名字他卻聽過。

……

這個女真豪酋的名字叫奴爾哈赤……

大明開國之後,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在關外建立了一個都指揮使司,這個區域管轄著白山黑水的廣大地方,被稱作是奴爾幹都司。

這個都指揮使司所管轄的地方從遼鎮邊牆外一直向東向北到大海的廣大區域,這片地方在這個時代還是蠻荒之地,到處都是深山老林和沼澤溼地,大明的兵馬並不適合在這邊駐紮駐守,所以按照對其他邊遠地方的處置,分封當地的民族部落設衛和千戶所。

大體是大部落得到個衛的稱號,小部落則是千戶所,自然,在這等地方,一個衛自然不會滿編的五千一百餘男丁,差不多兩千多人部落就可以有這個稱號。

這些衛所之中,有女真人,也有蒙古人,大概強弱窮富是按照距離遼鎮的遠近來分佈,距離近的,搶掠和貿易的機會就多些,那就富庶一點,距離遠的,機會就少,自然就窮苦一些。

以往在這裡稱雄的是朵顏三衛中的泰寧部,但泰寧部因為被遼鎮的持續打擊已經是衰弱異常,拿不上臺面了。

總體來說,這邊的女真各部和蒙古各部在明面上是尊奉大明為正統,也恭順的稱臣,實際上各個部落都是以遼北和遼西草原上的蒙古大部落作為宗主,現在科爾沁汗王的命令可以在白山黑水之間通行。

在這些部落中,有一個衛算是奴爾幹都司中相對強大和富庶的,這個衛叫做建州衛。

說起部落這個詞,大明的許多讀書人腦子裡立刻想起了萬里草原,低頭見牛羊的遊牧景象,實際上,在關外的大部分女真部落都是從事農耕和漁獵,他們養豬種地,捕魚打獵,和關內的農民相比,他們因為捕魚打獵得到了許多軍事化和半軍事化的協作和訓練。

建州衛也是在做這些,但和其他衛所不同的是,建州衛的商貿特別發達,因為他的位置太有優勢了。

建州衛和大明以及高麗都是相鄰,高麗和大明的貿易部分都是由官方的朝貢使團完成的,但這個使團被高麗國內的貴族官僚把持,在大明京內也是和豪商權貴們貿易,民間很少能夠分潤。

但高麗貧瘠,對外貿易所得的利潤對民間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就有許多高麗民間的商人想了別的法子,去往建州衛貿易,透過建州衛向大明的販運。

久而久之,建州衛成了一個貿易中轉站,而建州衛的女真各部從事商貿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有人從北邊和東邊各處收購來山貨和特產,在建州衛這邊販賣給大明的商人,取得利潤,也是富庶異常。

因為富庶,所以建州衛比起其他部落來強大許多,而且還分出了三個衛來,這個奴爾哈赤就是建州左衛的指揮。

錦衣衛在蒐集京師要地的情報還算得力,對於邊疆各處的蒐集就不那麼用心了,但勝在積累,想要找相關的資料還是有不少,而且錦衣衛可以在其他地方調集,這個也是優勢。

經歷司侯真在第二天的時候差不多就將相關的文件資料調集齊全,他其他衙門討要資料的時候並不只是針對遼鎮和建州衛那邊,其他人也很發現他的用意和目的,而且在遼鎮邊塞值守的錦衣衛沒有找到,三江商行這邊倒是找到了幾名經常去往那邊的行商,一併介紹了過來。

王通在拿到了文卷之後,第一天還在府中,第二日卻是去了李文遠的值房,治安司的值房單設在南街一帶,有李文遠專管,都是王通最嫡系的人馬,這裡是最放心的所在。

建州衛那邊的事情很複雜,而且典故多多,實際上,這個名字出現在王通視野之中,讓王通頗為意外,王通想要儘可能詳細的瞭解。

建州衛富庶,建州女真各部也跟著驕橫,蒙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