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而是他一家地盤了。
進了臘月,從兵部那邊還真傳來了訊息,說是李家的人進京活動了,大體就是說屬下某個參將橫行不法,在西征多倫的時候險些壞了大軍的大事,但大帥體恤下屬,這才繼續讓他在那個位置,可如今此人不知收斂,在參將的位置上還是胡作非為,為了遼鎮上下整肅,就要拿個懲治手段云云。
這都是官樣文章,大家都明白怎麼回事,不過兵部上下得遼鎮好處的人甚多,這邊招呼打到了,等到動手的時候上下行個方便也就是了。
至於薊遼總督那邊,這個文臣實際上是個笑話,薊鎮總兵歷雲來,遼鎮總兵李成梁那都是直達天聽的大將,誰會理會這等文臣。
從兵部這邊過來的訊息,倒是印證了孫守廉的說法,孫守廉雖說和王通有這樣那樣的關係,可也不是沒有幫著遼鎮算計王通的可能。
孫守廉到底是地頭蛇,有經營佈置,從兵部那邊得到訊息沒幾天,錦衣衛和三江商行在遼東那邊也傳回了訊息,他們得到的東西就不那麼明確了,遼陽那邊只是隱約有風聲,說孫守廉和天津衛走的太近,大帥很不高興。
幾處訊息印證,王通倒是沒什麼別的念頭,只是感慨,這大明的軍將,懂政治會做官,就是行軍打仗的本事差了點。
萬曆十三年臘月初九,侯真那邊沒什麼反饋,遼鎮那邊沒什麼太新的訊息傳過來,倒是歸化城那邊又有新報。
察哈爾部有兩支附庸脫離了察哈爾的控制,投奔歸化城,察哈爾部送來五百匹馬和兩家親貴血統的貴族作為人質,居住在歸化城,算是向歸化城這邊求和,前面的衝突不會再繼續糾纏下去的意思。
孟鐸的奏摺自然寫的花團錦簇,什麼萬曆皇帝威遠懷德,四方蠻夷敬服等等,但詳細的內容也說得很明白,和察哈爾的這次衝突歸化城的武裝佔了大便宜,戰鬥本身沒什麼懸念,無非是火器轟打一陣,然後騎兵就掩殺過去。
草原上的韃虜和大明的官兵作戰,從來都是不怕火器,你火器還沒等我靠到跟前就打光了,我怕你作甚,但歸化城這邊卻都是湊近了打,甚至等衝進弓箭射程了再打,一陣亂響就是死傷,偏生躲在大車後面你還沒辦法,加上其他的那些騎兵,明顯是各部落精選出來的騎兵,能衝能打,知道草原上的戰法。
打了一場死傷不少,察哈爾部已經吃了悶虧,偏生有那往來於兩處的商人傳來訊息,歸化城一干商人們都琢磨著來打一場大的,破掉察哈爾,過個肥年,再琢磨琢磨歸化城的動員能力,察哈爾部還真是害怕了。
草原上不比大明,那真是叢林法則,強了有人依附,弱了就煙消雲散,吃了這一敗,已經有部落去投奔別的強權,要是再來一場大戰,敗了就滅亡,勝了也是傷元氣,實在是折騰不起,也只得是無奈求和。
孟鐸在宮內得到的交待是個穩字,也不敢太過冒進,何況那些商人也得了便宜,這次也就壓服了下來。
且不提商人們的牢騷,這實際上是個極有面子的事情,草原上的蒙古部落雖然強者為尊,但法理上還是認為黃金家族的傳承才是真正的統治者,這察哈爾部就是所謂黃金家族的嫡系傳承,稱霸草原的俺答部,不過是當年察哈爾汗設定右三萬戶發展起來的。
這樣的部落求和,那真是證明了大明威加四方,萬曆皇帝功業千秋,不過這個奏摺上來之後,萬曆皇帝和大佬們高興固然是高興,卻總算認清了一個事實,歸化城在草原上真是站穩了腳跟,現如今的歸化城真不怕擅啟邊釁,他們就指望著這個發財……
這訊息傳遍京師,官員百姓各個都有昂然之色,雖說這出去搶掠燒殺不合道義,但畢竟是大明去燒殺搶掠別人,總覺得氣壯了幾分,跟著高興。
朝廷中樞在興奮之餘也都聯想到了王通主導的那次廷議,王通所說的一件件事都是被確認了,在朝中翻雲覆雨弄權是本領,但弄權之餘,還能做對了事,說對了道理,這個就很了不起了。
也有人私底下慨嘆,若事事如此,恐怕今後我等在朝中就要事事聽他擺佈了。
侯真那邊還送來些文報,但也沒有太多值得關注的,什麼府中女眷和僕役私通的事情,這等事說出來難聽,真要用做政爭的根據,且不說無用,搞不好自己反倒是落下笑柄,都被王通打回去,讓侯真再去找。
——
這個月最後十天如此疲憊折騰,我居然拿到了全勤獎,自己讚自己一個,最後一天,各位兄弟姐妹的月票該投了!
九百一十三
進了臘月之後,王通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