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經常去往大明劫掠,他們也是跟隨,或者私下裡小股行動。
可遼鎮的邊兵同樣是兇悍,等到李成梁稱為遼鎮總兵之後,遼鎮的邊兵更加的不可一世,然後這搶掠燒殺就反了過來,遼鎮邊將經常去往建州衛一帶劫掠,有時候砍殺首級作為軍功。
外族部落就是在大明弱的時候兇如虎狼,大明強的時候則溫順如羊,建州各衛所在這個時代對遼鎮都是恭敬的很。
建州右衛指揮使反叛,建州衛的女真貴家都是盤根錯節,互為姻親,這建州右衛的指揮使就是奴爾哈赤的外祖父,既然反叛,遼鎮總兵李成梁自然要派兵剿滅,這等衛所最多也就是動員起一千五百男丁,如何能抵擋住遼鎮的精銳,建州右衛的城寨被攻破,為首的幾名叛將都被斬殺。
這位建州右衛指揮使的兒子逃進了建州左衛的城寨,建州左衛就是奴爾哈赤那邊了,舅舅跑過來,奴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自然要收留,實際上這等女真部落的反叛,彼此之間都是互通聲氣,一家反,另一家不打出名號,卻未必是不幫忙。
這樣的城寨,在李成梁的眼裡不過是芝麻一樣的事情,敢於收留叛將,自然是一併剿滅了利索,結果建州左衛的城寨也被攻破,奴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也在戰鬥中被殺,奴爾哈赤和他的兄弟舒爾哈齊都被俘虜。
女真各部的貴家子都有去遼鎮給李家做親兵僕役的習慣,算是質子的一種,這奴爾哈赤當年就是在李成梁門下的一名家僕,也算是在遼鎮中有些舊相識,他被俘虜帶回遼鎮途中,就被人放了出去。
逃回女真之後,走投無路的奴爾哈赤兄弟糾結了從前的部屬,開始打家劫舍,也是時勢造英雄,奴爾哈赤的勢力迅速的膨脹起來,到了如今,建州衛各部大部分都已經被他征服了下來,奴爾哈赤也成了一方勢力,可以做下來和遼鎮的邊將談談條件了。
九百一十五
對待那些人丁稀少,打起來好像是砍瓜切菜一樣的部落,遼鎮邊將向來是不假辭色,但奴爾哈赤如今已經將建州女真整合,這個就不一樣了。
當年李成梁攻打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的時候,雖說以泰山壓頂之勢,肯定是必勝的結果,可也不願意為了這些無所謂的小部落太費力氣,當時建州衛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可以說對大明忠心耿耿,就由這個人出面說服建州左衛的人開啟了寨門,結局自然很簡單,明軍一擁而入,將裡面的人殺了個乾淨。
奴爾哈赤兄弟兩個逃回建州衛之後,曾經向遼鎮的邊將質問,質問為什麼讓尼堪外蘭這樣的小人來管事,他們兩個老鼠一樣的人物,誰會理睬,當時的邊將還說了大話,說你們既然這樣講,那我們遼鎮偏偏要讓他做這個女真之主。
女真之主這個名號聽起來駭人,可實際上也就是那麼回事,但建州各部和外面的各處女真部落都是當了真,一時間這尼堪外蘭也很是風光。
不過奴爾哈赤兄弟兩個畢竟是在遼鎮總兵李成梁的府上呆過,有人說他們在那裡做僕役,有人說他們是在那邊做親兵,耳濡目染之下也是得了不少的知識,加上人本身也有才能,儘管起家的時候,手下的大部分人都是穿著皮袍布衣,只有十三副盔甲,可也越打越強,實力逐漸膨脹了起來。
還是那句話,奴爾哈赤在女真部落中算是貴家子,可在明朝邊將的眼中,就是老鼠一般,這尼堪外蘭儘管給大明立下功勳,又曾出言扶持,但也沒有必要為了他去興兵動刀,奴爾哈赤實力變大,建州衛漸漸沒有了這尼堪外蘭的容身之地。
他自己的圖倫城被攻破,在建州衛東躲西藏,不過奴爾哈赤似乎將他的東躲西藏變成了自己統一建州衛的手段,誰家收留,這邊就去攻打誰家,到了後來,女真各部已經沒有敢收留這尼堪外蘭的了。
尼堪外蘭無奈之下也只能躲進了遼鎮的堡寨之中,在這幾年的東征西討之中,奴爾哈赤已經是可以動員五千兵丁,並且還能拉來三千餘蒙古騎兵幫忙的大勢力了,要對付這樣的力量,僅憑遼鎮邊境的千戶所已經不夠,需要慎重對待了。
奴爾哈赤僅僅要求邊將交出尼堪外蘭,並歸還自己父親和祖父的屍體,並沒有其他的別的說法。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尼堪外蘭又不是什麼要緊的人物,將他交出去,而不用打一場惡戰,遼鎮的邊將很會盤算這個得失。
尼堪外蘭被交了出去,就在遼鎮的邊牆下被奴爾哈赤的兵丁亂刀砍死,然後,奴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的屍體也被明軍送還。
奴爾哈赤很守約定,恭敬的送上禮物,並且答應了遼鎮的種種要求,比如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