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2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們賺來這錢,讓老爺做些大事也好。”

王通端起茶杯喝了口,搖頭說道:

“不必,把和遼東那邊的生意抓在手中,就足夠賺了,平整土地,開發地塊,建造商鋪這錢還是要大家來賺,咱們就算想做,最遲也要五年後,到時候盤子大了,我們多分一塊,別人也不會覺得如何?”

現如今天津衛雖然蓬勃繁榮,可畢竟是初起,一切都還不穩,王通在努力吸引天下間的客商前來,給他們一個安心賺錢的環境,給他們發財賺錢的機會,三江商行有錢有勢,若現在就插手進那些賺錢的生意,自然是大賺特賺,可也會讓很多人不敢入天津,不敢做生意,生怕三江商行來爭。

雖然短期內有暴利,可卻不是長久之計,王通自然不會採納,借保險行籠絡天津衛豪商人心的想法,屋中諸人都有了解,看王通堅持,他們也都不再多說。

古自賓喝了口酒,直接把話題轉開,開口說道:

“老爺,現在船去遼鎮,買了貨物,帶上那邊的特產和大木,回來就等於帶著滿船的銀子,可咱們手中能用的船也就是八艘,想要裝的多,就只能僱那些海船,僱傭的多了,他們這條路恐怕也熟悉了,到時候肯定要搶生意。”

王通聽到這個也是沉默了會,嘆口氣說道:

“船這上面的確辦法不多,三水王那邊掐的緊,船匠實在難找,且等開海吧,到那時再想想辦法!”

說完這個,張世強在邊上悶聲說道:

“大人,運河和海河邊,城內城外收平安錢的差人們不夠用,收錢的地方太多,咱們的人太少,有的錢收不到,有的差人們私吞貪墨,卻顧不到,將來肯定要有大麻煩,大人要儘快拿個主意。”

“這個簡單,開學堂公塾,專門教人算帳查賬,收錢算錢。”

這樁事王通卻早有打算,他這法子說出,在座諸人稍琢磨,都是眼前一亮,王通拍拍額頭,又開口說道:

“差點忘了,本官從宣府帶回兩車鹼……”

四百四十六

王通說出這兩車鹼的時候。下面諸人還在琢磨著那教授人帳務學問的學堂,自古以來學堂就是教人聖賢學問的地方,商行貨棧還有店鋪之類,店裡從東家到掌櫃,從掌櫃到帳房夥計,無非就是師傅帶徒弟,口口相傳,看誰聰明伶俐有悟性就能學出來。

這種自然的優勝劣汰,學習的效率雖然不高,可也足夠用了,但現在天津衛不同,萬曆七年三月之後,大批的商戶開店設點,需要大批的人手,而且業務幾乎沒有什麼從閒到忙的過程,也沒有給各個店鋪的生手學習的時間。

如此繁忙的業務,靠著開店時候的骨幹是遠遠不夠的,那些分號靠著當初派下來的人也是不夠。

人不夠,就要耽誤生意,就要先從外面請人幫忙,北直隸幾府的閒雜勞力雖說都被吸收了過來。可這些人又有多少懂得商業技能,很多人連算帳都沒接觸過。

這還是私人買賣上的缺口,從公務上說,天津衛的大繁榮也造成了王通這個稅收系統的大繁忙。

巨量的貨物從海路、水路和陸路進出天津衛,大批的店鋪在天津衛開設,而且這兩項都在大幅度的增加。

過卡盤查貨物、估計貨值,按照比例收稅,每月抽查店鋪帳目,收納平安銀子,這都需要大批的稅吏差役來進行,可當初那個班底已經遠遠不夠用了。

私人的買賣缺少人手,賺錢上就大受影響,公務缺少人手,收稅收不上來,還容易出現營私舞弊,如果任由這麼進行下去,缺口就會越來越大,負面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反倒是三江商行和原來古自賓與張純德的商行會好些,因為兩家最早開始拆分擴充,招募人手,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人員的培訓和歷練,所以現在運轉的還算良好。

但保險行,這個天津衛最重要的商鋪,現在卻缺人缺的厲害,所以不敢開展太多的專案,生怕出什麼差錯,原本商業區的擴建。兩條河道的疏浚,碼頭泊頭的修建,還有海邊的整飭都要同時進行,現在也只能進行一項,免得出錯,穩妥是穩妥了,可惜耽誤了效率,讓整個天津衛發展的進度緩慢下來。

“老爺這個主意好,四里八鄉的有不少伶俐孩子,讀書科舉不成的,學武家裡捨不得,能學會算帳記賬,做買賣的本事,他家裡肯定是願意,這可是學出來就能賺錢的,只是這教學的先生……”

“先生這個好辦,各家大商行的掌櫃、帳房,咱們的稅吏差役,都可以選幾個心性好,本事高的過去教課。”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