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3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隊伍,五名內外官員,身後都有主使支派,破一人,還有四人,王通用的是各個擊破的法子,弄來把柄要挾,只是這胡志忠當真讓人為難,內外查訪居然沒有什麼把柄在手,倒是知道了個綽號。宮內人都叫他“鐵漢”。

不過當年鄒義在宮中交接廣闊,對誰都不得罪,對誰都熱心幫忙,胡志忠在隆慶年曾經大病一場,他秉公辦事宮內得罪人不少,還是鄒義找了太醫院的人診治,也算有個人情。

這樣才把話遞了過去,胡志忠回答的倒是硬邦邦“若天津無錯,咱家不會說有錯;若天津有錯。咱家不會說無錯”,不過對王通這邊來說,能秉公辦事,已經是大好。

來到天津衛之後,郭平廣、邱延海等人尋釁挑事,沒毛病也要找出幾分過錯,這胡志忠卻每天的閒逛,陪同他的人晚上回報,說都是問各處的規矩如何,問商家百姓對一切的感覺如何,有兩日還換了便裝。

要說那四位的查辦清查不過是個笑話,這胡志忠的做法就和現代的調查頗為相似了,讓王通心中也頗為的忐忑,緊張到今日,總算鬆了一口氣。

他那放鬆模樣也被胡志忠看在眼中,既然話說的明白,大家也放開了些,胡志忠搖頭笑著說道:

“大人也莫要高興太過,咱家這邊認可了,百官和士大夫們未必會認可,功名免稅,誰家不是在做些生意,你這邊設卡收稅,少了他們的銀錢,這就是犯了他們的忌諱,大家還有的折騰,咱家估摸著回京師之後,天津衛之事也就是個不了了之,稅關以及新軍,恐怕還要這麼糊塗下去。”

這其中畢竟有鄒義和張誠的人情在,既然王通在一開始問好的時候提出來,那胡志忠也要說明白些表示親近,大家過得去。

“能糊塗就好,不瞞胡公公說,好不容易做到了這般局面,無論如何也要維持下去。”

王通說的認真,胡志忠盯著他看了一會,搖搖頭笑著說道:

“自嘉靖三十年,宮內宮外就被銀錢財賦所苦,到現在才有一兩分起色,來你這天津衛一看,還真是耳目開,天地寬的感受,在朝在野,都有賢能,莫非到了大興的時候嗎?”

……

京師四月初二,此時氣候最宜人,可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張四維的心情卻不那麼好,儘管在天津衛的查辦隊伍還沒有回來,但訊息已經透過信使快馬遞迴了京師。

看到那訊息後,張四維當即把手中的茶碗丟了出去,自家的下屬,臨刑前那樣的叮囑,居然報上來了處處誇獎的查辦呈文,說天津衛一切大好,堪為各處仿效,說王通清正廉明,是一等一的功臣……

要是出這樣的結果,全是官場的套話,何必派人前往查辦,做官的關門都能寫出這樣的呈文。

張四維大怒之後,立刻安排人出門,蘇州會館那邊透過種種渠道收到了訊息,言官清流們又要動起來,可沸沸揚揚了不到兩個時辰卻又突然偃旗息鼓。

有人給張四維遞了一封私信,上面寫了幾個字“錢春平在張瀚家中作為我盡知,你不說,我不說。”

三百七十一

能把私信送到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的府上。能點出這等隱秘的勾當,能做出這樣舉動的人,想必也不是等閒人物。

收到這封信之後,張四維立刻叫來了張泉,張泉領著人去門房那邊問了送信人的相貌衣著,立刻追了出去,但是沒有找到送信的人。

張四維居住的地方盡是高官顯貴,平時街道上冷清的很,時間間隔有短,以張泉的本領找個送信的不難,可卻一無所獲,這讓人想的更多。

張四維禁不住悚然自驚,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落在別人眼中,那還如何自處,唯一能讓他稍微安心點的就是那句“你不說,我不說”,似乎對方也是有顧忌,不願意徹底的撕破臉。

想要扳倒一個內閣大學士,也需要做好自己身敗名裂,粉身碎骨的準備,張四維稍加琢磨。就判斷出來,這段時間自己活動的未免太多,對京師各樁事插手太過,所以才引起了有心人的忌諱,這才小小警告。

最近做了什麼,張四維自然知道,再看看從天津衛回來的訊息,以張四維的城府也感覺到有些不安。

目前能做的就是把一切都停下來,並且做好相應的應對,錢春平左右已經死了,一切都在那邊斷掉,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波折,沒必要繼續逼下去,讓自己沾染到一身不是。

京師言官清流若無大佬們的支援策動,那就是無風之水,根本掀不起什麼來,何況又有明確停手的示意,迅速的就平靜了下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