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2 / 4)

小說:錦衣當國 作者:九十八度

雙方平禮相見,王通又是側過身做了個請的姿勢,胡志忠笑著點點頭,雙方一同前往客廳,府中的下人們都覺得頗為奇怪,王通在公事上規矩要求的嚴,可私底下卻頗為隨便,不講究那麼多,少見今日這般鄭重的模樣。

雙方進了客廳,親兵端著茶送進去,沒有留在裡面伺候,走出來的時候卻帶了王通的吩咐,除了留下幾個人遠遠侯著之外,其餘人都不能在院子周圍停留。

……

雙方一落座,王通欠身說道:

“馮公公身體安好。張公公身體安好,鄒公公身體安好?”

連續問了四人的安好,這也是禮節的規矩,胡志忠一直是板著的臉上露出些笑容,開口說道:

“幾位公公都是安好。”

說完這個,胡志忠站了起來,朝著京師的方向抱拳說道:

“來前慈聖太后娘娘諭旨……”

王通也是起身跪下,口中說道“臣王通謹奉諭旨”,胡志忠開口說道:

“太后娘娘說,胡志忠你去了天津衛多看多聽,那王通是給朝廷忠心做事,還是在胡作非為,都要詳細看詳細聽,在那裡定了調子,回來詳細稟報。”

說到這裡,胡志忠又笑著說道:

“王大人起來吧,馮公公和張公公在咱家來前也是叮囑,天津衛這邊畢竟是給宮內做事,給宮內送了那麼多銀子,王大人功勞苦勞都是有的,萬萬不能委屈了有功之臣。”

王通垂手站起。沉穩的說道:

“多謝馮公公和張公公的照顧,這些都是臣子該做的,談不上功勞苦勞。”

胡志忠略有點詫異的看了眼王通,不管怎麼看,這王通都是個十五歲的少年,比起同齡的萬曆皇帝稍成熟些有限,可卻這般不急不躁的沉穩,想起前幾日他在那四位面前的跋扈樣子,這心胸城府還真不一般。

“王大人請坐,接下來就是說說咱家在天津衛看到聽到的了,不瞞王大人說活,就是咱家來這邊,也沒想到太后娘娘會有諭旨的。”

王通笑笑,雙方坐下,這也是為了方才王通只問候了三位宦官的禮節做個解釋,胡志忠沉吟了下,開口說道:

“運河那邊收稅,行的是軍法,有人收有人查,杜絕了敲詐勒索,私相賄賂的弊端,稅額也不高卻能積沙成塔,這個不錯,海河那邊開海,吸引江南閩粵,外洋商船來貿易,大增稅源,這也是大好的地方,至於海河岸邊興建商鋪。維修道路,吸引各處商人彙集,造成這興旺局面,更是點金奇術。”

“多謝胡公公誇獎。”

王通抱拳遜謝了一句,胡志忠點頭笑著說道:

“不是誇,是的確如此,更難得的是你沒有私心,前幾日查賬的時候也有咱家派來的人在內,說你帳目清楚,一切明白,這說明你處處為了宮裡,為了萬歲爺。”

……

聽到胡志忠說出這番話來,王通才算是鬆下了一口氣,自從說要派出查辦的隊伍,王通就和京師那邊多次書信往來溝通。

宮內既然要派人,做決定的也就是兩位太后、皇上加上馮保和張誠,真正會去說的也就是慈聖太后李氏、馮保、張誠三人而已。

王通名聲如何差,但他畢竟在天津衛為宮內源源不斷的輸送銀子,李太后和馮保也不會像是宮外那樣施加壓力要求查辦的結果偏向於什麼方向,而只是要求詳查,看看天津衛到底是一個什麼局面。

如果王通真是橫徵暴斂,刮地三尺那麼收錢,鬧的天怒人怨的話。辦了他平息民憤和士林非議也是應該,如果真有生財點金之術,也不好冤枉了有功之臣,要不然誰今後還會給宮內盡心辦事。

馮保和張誠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都知道對方有這樣那樣的偏向,慈聖太后李氏也知道這一點,所以點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人選領銜。

胡志忠是嘉靖四十年的舉人,家中遭受大變,心灰意冷自殘入宮,按說這等人不經過內書堂,不做寫字。不是內廷正途的進不了司禮監,可胡志忠持身極正,沉默刻苦,做事也是一絲不苟,加上在宮外也當過差事,經驗也是不缺,加上認真仔細的習慣,也算是宮內的能員。

從嘉靖年一直到如今,掌印太監也換了幾位,但都對這胡志忠看重的很,因為他沒什麼派系,卻是做實事的人,一直到了今天這位置。

確定人選是他之後,張誠給王通的信上詢問,天津衛一地,到底有無錯漏,有無貪墨,若有當及早處理規避,對此王通的回覆則是天津衛坦坦蕩蕩,不怕清查。

這查辦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