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爺,老爺派小的來問,手中的南貨都已經壓價出去了,賠了三千兩銀子上下,其他家還有賠的更多。”
李三才的府邸在東城中部,他家中豪富,又是喜歡交接朋友,這宅邸頗為寬大富麗,在他的書房中,一名管家打扮的人在那裡恭敬詢問。
通州豪商利用運河端點的便利。往往囤積中轉南貨謀利,商人運貨北上,到了通州卸貨,南人北來,運河卸貨,想要賣到京師和各個州府,還需要車馬轉運,人生地不熟的運作,也有這樣那樣的麻煩。身處異鄉又有這樣那樣的不方便處,又害怕風險,都盼著把手中的貨物儘快賣出去。
通州豪商以及各大商號派到通州的店鋪,則是就近收購,往往價錢還要比時價便宜幾分。
京師那邊自然回去販賣,通州豪商們卻往往放在手中觀望,等到那漕運不通的時候再行販賣,賺到的差價更多,利潤也就更大。
往日間從十二月到四月下半,漕運不通暢,南貨一時間過不來,正是通州這邊積存貨物賺錢的好時機。
奈何如今天津衛那邊海船已經雲集,即便現在運河通州到天津衛這一段水淺。可海上來的南貨價格低了不少,就算不走水路,僱傭牛馬大車運到京師都比在通州便宜許多。
百姓圖個便宜,商人則是為了賺錢,價格相差如此,如何選擇自然不必說,這一來,通州商人們囤積的貨物價格自然大跌。
價格大跌,各家都是賠錢,李三才家乃是通州豪商之首,他家囤積的貨物也是不少,但李三才一邊在京師內上疏攻訐,一邊卻早早告訴家中拋貨。
“哦,其他家賠到什麼地步?”
“慘啊,王家的老爺昨夜上吊,全家人把浮財分了,一鬨而散,楊家老爺三日前要放火燒自家宅子,被家裡人看到,好歹救下來,其他家賣家產賣地的,太多了。”
“回去跟老爺說,趁這個多買些宅院田地,做生意最近風色不好,且不要做了,派人到京師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