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勞力本以為一輩子都要如此,沒什麼出頭之日,誰想到還有這樣的機會,也難怪他們要高興。
“在場所有人,三營沒有參加變亂的每人領五鞭子,勞力們每人領三鞭子!!”
此時已經是凌晨,天色漆黑,營地中雖然明亮,但卻安靜了下來。大家都不敢出聲,卻對王通這個決定感覺到奇怪。
外面鬧的這麼亂,大家沒有協從難道不應該賞賜嗎,怎麼還要被抽,這是什麼道理,王通的話語隨後回答了他們的疑問:
“軍中有亂,你們不出來鎮壓,反倒是束手旁觀,若是在陣前敵人趁勢殺來,這又是如何,這本來也是死罪,這次抽打鞭子,下次就要小心腦袋了!!”
話音一落,自己驅馬回到了佇列之中,自有家丁少年領著人上前把那邊跪著的人一個個押出來,揮鞭抽打。
剛開始動手就聽到王通森然的說道:
“鞭子沾水,讓他們說到底是誰鼓動他們這般做,還有沒有活著的,不說的,就接著抽打第二輪。”
鞭子第一輪還沒抽完,就又是供出來三個人名,不過這三個人卻不管什麼禍及家人了,在剛才開打的時候就從翻過周圍的木柵跑掉了。
既然是混進來鼓動作亂的,自然不會在乎什麼擔保的人,這麼冷的天氣,鞭子沾水之後抽打的格外重,五鞭子下去就有見血的,更別說那三十鞭子下去就是皮開肉綻了。
儘管抽打的悽慘,可沒有一個人對他們有什麼同情,因為無錯的人也被他們連累,各個惡狠狠的盯著那些作亂的青壯。
“老爺,這些人不過是不懂事,這次昏了頭,抽打這麼多鞭子已經夠了,何必開革到那邊,他們算是夠格,身體也不錯。太過可惜。”
對譚將的勸諫,王通沉默了一會才說道:
“軍紀最重,不殺他們已經是莫大的寬恕,去勞力那邊做活吧,好好想想到底是那邊苦,那邊心裡憋悶,反正每段日子都有考核,吃了這個教訓,想明白了,再考回來也不是不成,大不了設個第四營。”
聽到王通這麼講,譚將點點頭,沒有繼續勸諫。
一切的處置在天明之後結束,城內城外除了參與這些事的人之外,甚至沒有人知道這邊有亂子。
“白日訓練活計不停,不管有傷沒傷都給本官挺著,昨晚的亂子可不是本官讓你們亂的,王通留下這句話之後,才領著眾人回城。
離開軍營,踏上道路之後,王通嘆了口氣自言自語說道:
“經此之事之後,營中應該沒有沙子了。”
這次對王通來說有益無害,一來是把營內潛伏的樁子拔除,二來立威明確軍紀,又讓兵丁們彼此監視,今後想要有亂子很難了。
儘管一晚上沒睡,王通卻很興奮,回到家中之後先不睡下,準備把晚上發生的這些事詳細的寫明然後送給萬曆皇帝看,想必小皇帝會感覺到很精彩。
這件事有個關節,王通在京師第一次招收家丁的之後,有些人被派到了賭坊青樓中當差盯梢,這次離京,有十幾個人隨後跟來。
王通沒有讓他們住進自己府第,反倒安排他們去參加了這次招兵,有王通照顧,這些人自然輕易中選。
除了王通等幾人外,根本沒有人認識這十幾個人,都認為他們和王通等毫無關係,他們就作為王通的耳目潛伏在了軍營之中,這次亂子的情況自然也讓王通提前知曉,並且做出了應對。
至於得了恩惠來告密的那個,則是一個純粹的巧合,當然,不管是這個告密的,還是王通的耳目,也一同捱了鞭子,事後多給些銀錢撫慰,他們自然願意。
被射死的那幾個主謀,在軍營旁邊立起了架子,屍首掛了整整十天……
二百三十七
萬曆六年的三月初二。京師街頭巷尾處處都能感覺到春天的味道。
國庫充裕,正月時候遼東總兵官李成梁在邊塞大破泰寧部速巴亥,這兩個喜訊讓京師從上到下都有一種歡欣鼓舞的氣氛。
萬曆小皇帝在大臣們的眼中越來越沉穩從容了,他在朝會上不論聽到什麼,都不會表露出自己的神情反應,只是淡然說“准奏”“再議”等等。
天氣暖和了點,萬曆皇帝在散朝之後總喜歡去宮外逛逛,這個無論內廷還是外朝都沒有太多的意見,因為小皇帝僅僅是去逛逛,而且就是那塊區域而已。
小皇帝僅僅在那武館的舊址和南街這一圈走走看看,每次時間也不長,張誠或者鄒義陪同著。
今日跟在小皇帝身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