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保持團結,在波茨坦條款中接受了許多懲罰性的東西,這些與他們平時解決政治問題的態度不一樣,與他們為德國設想的政治前途也不一樣。嘴別是工業水平計劃,裝模作樣地要求德國人合作,可是又竭力策動德國人反對任何這樣的合作。在一時感情激動之下,美國領導人可能接受摩根索計劃,然而幾乎令人不可想象的是,經過若干年,講英語的各族人民居然會準備支援該計劃所包含的那種苛刻程度。在制訂一項能為四大國所一致支援的對德政策方面,過決非是唯一的困難。
俄國人不僅在懲罰德國方面顯得更加無情、而且在256 改造德國方面也顯得更加嚴厲。他們對於要建立的那種社會,以及要促其實現的方法都是堅定無疑的。他們所受的馬克思主義訓練使他們懂得,任何人如果要在社會上樹立某種思想觀念,必須從變革社會制度開始,特別是從變革經濟權力的分配製度開始。當然,西方盟國認識到,要建立一種他們希望看到的社會,有必要進行一些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