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辦的同類報紙是《世界報》,1946 年3 月在漢堡215 開始出版,當年秋季增加了埃森版,次年夏季又增加了柏林版。其目的是使《世界報》成為一份比《新報》更側重新聞報道的報紙,因而它除了採用路透社所發訊息外,還從倫敦得到特殊的新聞供應。它很成功地達到了一百萬份發行量,按德國標準衡量這是異乎尋常的,儘管這個數字後來下降了。該報的主要困難是物色一個第一流的英國新聞工作者,這個人既能講流利的德語又願意按照管制委員會內部等級制度的規定領取薪金。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解決,而且,英國的政策是在柏林和倫敦決定的,報紙卻得在漢堡出版,這樣一來,問題就更加無法解決了。不僅英方主持辦報的人員缺乏編輯才能,而且其中沒有一個人真正熟悉英國的政策和所要解決的問題。結果是,雖然《世界報》被認為是闡述英國觀點的,但它常常闡述的只是德國編輯人員所想象的英國觀念,這就必然造成麻煩。該報有一個方針是毋須始終支援佔領國的行動,但德國編輯人員當然感到難於掌握分寸。如果經濟形勢的壓力並未使高階英國官員無暇把對於該報的一般口頭支援轉變為落實到物色人員和調整薪金方面去,那就很難令人置信這個問題竟會無法解決。問題還在於人們未能理解編輯部把政策化為社評不能僅僅根據臨時的指示行事,而必須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儘管如此,該報還不失為英佔區最好的一份報紙,對德國報刊產主了有益的影響。
另一種英國的官方刊物是畫刊《世界一瞥》,在英國出版(因為德國缺乏紙張),不定期地出售。第三種是模仿《讀者文摘》的《新作品選》,也在英國出版,由英美共同指導。美國人在德國出版了《現代》畫報月刊和文學雙月刊《美國評論》。所有這些刊物的基本任務是向德國人提供客觀的報道和擴大他們的視野,為了使刊登的宣傳材料易於為人們所接受,只給它裹上一層恰到好處的“糖衣”。與這些刊物平行的有大量的不同種類和價值更為懸殊的德國刊物(至1946 年底,美佔區有二百五十五種)。由於對讀物的需求達到飢不擇食的地步,以致任何可以出版的東西部有銷路,但因紙張缺乏,隨之需要對發行量加以限制,這就意味著報刊的價值從未受到真正的考驗。這樣一來,在申請發給一種新期刊的許可證時,就有一個216 微妙的問題向盟國提出。不批准就有審查專橫之嫌,然而,每增加一種新刊物又意味著原有刊物的發行量要減少,而這些刊物很可能是更值得支援的。這個問題是憑經驗來解決的,凡申請出版的報刊看來已經夠多或者申請者的背景並不很硬的,則一概不予批准。
佔領區邊界的劃分情況使得蘇佔區擁有德國的紙張和造紙材料的生產能力過大,而法佔區也擁有與其人口不相稱的資源。美佔區情況較差,英佔區最糟(尤其是在重要化學藥品或亞硫酸紙漿的產量方面,紙漿產量只相當於全德供應量的百分之四)。而且,造紙廠也象其他工廠一樣,由於缺乏必要的原料,特別是缺乏煤,都開工不足。1946 年5 月,英佔區一百七十家造紙廠中實際開工生產的只有四十家。克萊將軍提出的經濟政策排除了向國外大量採購紙張的可能,而國外也是供不應求。當然,報紙無論如何不是紙張供應的唯一競爭者,書籍(特別是教科書)、定量供應卡、竟選傳單、小冊子、商業單據和無數其他用途都要求配給,甚至包括腸衣和菸捲也要用紙。
真的,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才意識到現代文明有多少方面要依靠紙張。
人們可以輕易地說,由於限制報紙每週出兩期,每期出四版,限制書籍每版印五千冊,宣傳工作所應得的紙張配給是很不充分的,但其他非基本用途的紙張配給也是很少的。無可否認,若不是偶然遇到有“黑市”紙張的人,使無法擴大發行量;然而這種“黑市”紙張絕大部分是數量少而規格不一。
因此人們很快就意識到,不考慮各種紙張型別,不考慮配料及其供應,不考慮各種造紙廠適合於製造何種紙張以及種種類似的因素,而空談“紙張”本身,那完全是欺人之談。
為了給最初幾家官方報紙提供新聞,成立了在盟國控制下的通訊社,美佔區於1945 年7 月在巴特瑙海姆建立了德意志普通新聞通訊社(DANA),稍後英佔區在漢堡建立了德意志報刊服務社(DPD )。這兩家通訊社都靠佔領國的一家通訊社提供國外新聞,而由自己的記者提供國內新聞;這兩家通訊社很快建立了交換新聞的關係。217 德意志報刊服務社透過一條直達線路從倫敦獲得訊息。後來私人報刊獲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