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2 / 4)

由的——德國會負擔過重,騰不出手來,因而要使日本單獨對付西方民主國家的聯合力量,後來的事實表明,情況也確實是如此。

但是日本人自欺地認為希特勒或者斯大林可能或者願意在1942年放棄這場鬥爭。

兩人中無論哪一個,這樣一做都不可能不損害自己的地位。對希特勒來說,在他的部隊已經深入蘇聯國土的這個時候,接受恢復原狀的和平,那就將粉碎當時在德國人中廣泛懷有的虛妄信念,即認為希特勒是不可戰勝的,是無所不知的。另一方面,對斯大林來說,如果要放棄某些領土而取得和平,同樣也會有損於他是永遠不會犯錯誤的這種傳說。因此,日本人企圖在1942年促進德蘇之間的和平,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已。

的確,很難避免這樣的結論,即日本人苦於在政策上存在著內部分歧,同時又太專心致志於他們在太平洋地區的計劃,結果在1942年喪失了作出某些有決定性的行動的機會,因此,儘管他們在早期取得了勝利,最後還是遭到失敗。因為,裡賓特洛甫同大島的談話中明白地指出了一個真理,他告訴大島說:三國公約國必須同生共死,他們取勝的最好時機,是在他們的敵人還沒有能夠發揮其潛在力量之前就大膽發動進攻。如果日本人能切斷同盟國與埃及和波斯之間在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其結果將會是一次粉碎性的打擊。1942年春季,當前線抗擊德軍的蘇聯部隊中出現士氣低落的不祥之兆時,如果日本人把已作好全部作戰計劃的關餘軍開入蘇聯遠東地區,那麼力量對比就會不利於蘇聯而導致蘇聯的崩潰。如果他們不進行這些決定性打擊,那麼也可執行對重慶的進攻計劃,那樣他們也可能推翻自由中國,從前把凍結在那個土地遼闊的國家裡的大部分日本軍隊抽調出來。然而,他們沒有這樣做,卻決定遠禽其他的軸心國而深入到太平洋地區中去。從把這次戰爭看作是純粹的日美衝突這樣一種觀點來看,雖然他們試圖去做而未做到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然而從全球觀點來看,這種戰略是目光短淺的。即使他們在珊瑚海和中途島的戰役中取得了勝利,也不能就此給美國以致命的打擊;如果由於他們介入而幫助德國打垮了西方在中東的同盟國,或在舊大陸的“心臟地帶”打垮了蘇聯,那麼,他們就可以同德國在歐洲稱霸一樣,在亞洲保持絕對優勢。

到了1943年春季,形勢發生了激烈的變化,當時三國公約國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徹底失敗。在俄國,德國人在斯大林格勒遭到了慘敗,他們想迅速打敗蘇聯的希望破滅了。在地中海地區,同盟國在阿拉曼得勝,並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成功以後,著手征服北非。對於墨索里尼來說,這種在非洲的敗退如果不能加以制止的話,就會給他帶來毀滅。日本自己還未曾遭到任何決定性的失敗,但是在瓜達爾卡納爾和新幾內亞的戰役中損失了大量的空軍和海軍力量。日本領導人中比較具有遠見的那些人也能夠看到,一旦德國和義大利被他們的敵對聯盟所打垮,日本也將遭到同樣的結局。

另一方面,蘇聯已遭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損失;官是否會有力量把德國人趕出自己的領土,還不清楚,更不用說攻入德國了。據加瀨所述,在這種形勢下,日本陸軍將領們傾向於認為,在蘇德前線上可能會形成一種僵持局面。他們認為這將延長歐洲的戰爭,從而給日本以充裕的時間來加強大東亞的防禦。據加瀨說,外務省則相反,認為德國可能會屈服,日本最好還是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設法擺脫戰爭。

軍人和外交官員們都一致認為日本絕不可捲入對蘇戰爭。克雷奇默爾在東京法庭上說:1942年秋季,一直迴避表態的日本參謀部明白地告訴他說,日本不打算介入對蘇作戰。確實,據說他們在12月底又一次試圖調停,把內川上校派往柏林,提出在下列基礎上實現和平:德國從蘇聯領土上撤退到1941年6 月的邊界線以內:把巴爾幹半島劃分為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德國支援蘇聯迫使土耳其接受一個蘇聯和土耳其共管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協定。這項建議的證據來自哈爾德將軍的供述;但是科爾特在他的回憶錄中並沒有提到這一點,而且在辻的提議遭到斷然拒絕以後,日本參謀部是否願意再去碰一次壁,這似乎是頗成疑問的。無論如何,根據裡賓特洛甫自己的說法,雖然他此時已開始贊成同斯大林講和,但希特勒仍決心要打倒蘇聯的這位獨裁者,並且仍然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因此,希特勒再一次要裡賓特洛甫透過大島催促日本政府在遠東配合德國,進攻符拉迪沃斯託克;但是日本政府的答覆實際上是最後的拒絕。1945年3 月6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