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雷斯博士還說,好象在這兩種佔領之間不見得有什麼差別,並且突出地對葡萄牙謀求同英國之外其他國家的友誼所作的努力表示讚許。
最初在帝汶的日軍當局行為尚屬檢點,它承認葡萄牙的主權,並允許葡萄牙總督同里斯本保持接觸,但是到5月底,他們關閉了無線電臺。葡萄牙政府拒絕了他們傳送明碼電報的要求,因此除了來自葡萄牙總督的很少幾封這類的電報之外,就再沒有得到這塊殖民地的正式訊息了;但是,從走漏到澳大利亞的訊息中和從一年多之後被盟國游擊隊救出的難民口中獲悉,當地曾發生過起義,一些葡萄牙人被殺害,種植園也不再經營了。經過兩年談判之後,一位澳門的葡萄牙官員被允許訪問帝汶,但是薩拉查極力試圖勸說日軍撤退所做的努力(或許正如所預料的那樣)沒有產生任何結果。海軍上將鄧尼茨在1944年1月就提出了德國應該代葡萄牙出面進行干預的建議——這還是他一貫對伊比利亞半島在戰略上的作用感興趣的又一跡象——但是,希特勒對這種想法沒有多少興趣。
在談判亞速爾協定時,薩拉查告訴英國政府,葡萄牙願意參加重新收復帝汶的任何作戰行動,接著他對美國也作了同樣的提議。參謀人員討論會在里斯本開始舉行,正如上文已經提到的,葡萄牙參加對日作戰問題是和在1944年11月28日協定中所規定的為在亞速爾的盟國軍隊提供便利一事密切相關的。在那些協定中有一條是保證恢復葡萄牙的全部主權,這就提示了在葡萄牙人心中可能產生的某些優慮,他們唯恐帝汶會永久陷於它的解放者的手中。但是,在某一時刻(是在1944年11月協定簽訂之前還是在簽訂之後不清楚),盟軍最高統帥部曾決定,葡萄牙軍隊將不直接參與作戰,除非盟國沒有他們就不能達到目的。總之,盟國正計劃北向日本推進,留待主要戰役結束後再來解決印度尼西亞問題。
日本把投降決定通知盟國之後不多幾天,1945年8月17日東京方面宣佈,已作了安排,恢復葡萄牙在帝汶的行政管理權。日本駐軍撤到了荷屬帝汶,並向澳大利亞人投降。從9月5日起葡萄牙總督恢復了正常的行政職權,27日第一批葡萄牙軍隊到達了帝汶。
第六章 土耳其
第一節 大戰爆發時土耳其的立場
土耳其是一個約有二千萬人口、工業不發達的國家,位於三個大國集團的會合處,西面是軸心國勢力籠罩下的巴爾幹半島,北面是蘇聯,南面是英國及其盟友佔統治地位的阿拉伯世界。此外,土耳其還扼制著這些集團之間的交通要道。自從十八世紀俄羅斯崛起成為一個強國以來,關於愛琴海和黑海之間水路的控制權問題,一直是一個引起爭論的問題;為把巴爾幹半島與中東聯接起來而建造的巴格達鐵路,曾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因素。自基馬爾革命以來土耳其所經歷過的一黨制政府,其獨裁程度並不比過去奧斯曼帝國差多少,不過這個政府成功地喚起並集中了佔這個國家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強烈民族感和紀律性。但阿塔圖克的人民共和黨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擁護還是消極的承認,是很難講的。主要的情況是,它毫不含糊是土耳其人的,攆走了外來入侵者,並使國內的少數外國商業巨頭在政治上俯首帖耳。雖然土耳其軍隊還無法應付一場機械化戰爭,但是在捍衛國土頑強抗敵方面卻早已聞名,再加土耳其國內的交通線漫長,質量又差。這些情況加在一起將使任何一個交戰國在發動入侵土耳其以前都會趑趄不前,要先考慮能否使用外交手段來至少達到一部分目的,或能否透過一種更間接的渠道來達到其他部分目的。土耳其政府方面則意識到自基馬爾革命以來,他們在奧斯曼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現代化國家機構時所經歷過的艱難痛苦,因而希望不惜任何代價都要保住這個國家機構,不使毀於戰火。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歷使它對強權政治極不信任,雖然他們準備以結盟的方式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他們還是煞費苦心地為自己保留了某種例外條款,以防萬一今後出現因締約而必須承擔的義務同國家利益相牴觸的事情。他們具有地中海東部民族的那種本領:善於進行長期的討價還價、善於尋找一些多少說得過去的藉口來避免採取不適當的行動,和善於雄辯地說服談話對手為其想象的自身利益著想,藉以轉移給他們造成強大壓力的爭議。
1935…1936年義大利…阿比西尼亞戰爭的結果,使得墨索里尼的義大利繼承了昔日英國的地位成為土耳其共和國最害怕的一個強國。德國併吞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使作為巴爾幹協約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