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3 / 4)

委員會也試圖設立一個常設國際組織,來輔導和幫助世界各國政府解決農業技術問題。該委員會於1943年6月由聯合國家糧食及農業會議建立,到1944年8月1日已完成為建議設立的組織起草章程的工作。糧食及農業組織主要是一種諮詢機構,它將收集和散發情報,必要時就糧食生產和供銷問題建議各國應採取什麼行動,並在該組織的財政預算許可的條件下,有權組織技術力量去支援要求幫助的國家。

正如佈雷頓森林會議達成的協議那樣,這一檔案需要簽字國的批准,又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銀行那樣,建議設立的糧食及農業組織主要是美國倡議的成果。1944年在考慮糧食和農業問題時,同擬訂貨幣協定時的情形相仿,依據的設想並不適合戰後的現實情況。美國人主要擔心的是,當戰時亟需大量糧食的情況結束時,美國農民和政府又將面臨象三十年代那樣農產品過剩的威脅。這種憂慮促使美國政府於1944年解除對肉類等商品消費的一切限制,並勸導農民減少養豬。結果是居民消費量顯著上升,造成1945年美國國內市場肉類供應嚴重缺乏的現象。然而,當糧食的需要並未象預期的那樣大量減少時,糧食及農業組織能夠配合形勢,向各國政府建議採取適當的政策。該組織沒有約束的權力,因而不必象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銀行那樣以不充足的資源與財力應付意想不到的情勢。

英美兩國石油公司在近東關於開採權的爭端,已在1944年年初成為兩國政府之間一個困擾的問題。一系列的專家談判導致了7月和8月舉行的閣員級會談。結果在1944年8月8日,代理國務卿斯退丁紐斯和掌璽大臣比弗布魯克勳爵簽署了一項特殊的石油協定,其中規定設立擁有諮詢權力的英美國際石油委員會,並宣稱,一旦可以實行,應與其他國家磋商,並邀請它們參加一個常設的國際石油委員會。可是這一協定並未實施。當它被提交美國參議院批准時,遭到了激烈的批評,因此羅斯福於1945年初撤回這個協定,重新與英國進行談判。石油問題絲毫未見緩和,繼續引起糾紛。當英美兩國的民族和商業利益直接發生衝突時,達成雙邊協議是很困難的。而英美兩國在達成協議之前,都不肯同其他國家磋商。結果,為了對石油業進行國際管理而作的努力,不過是對未來抱著一種希望而已。

第二章 從諾曼底到雅爾塔 1944年8月…1945年2月

1944年8月的最後兩個星期中,“歐洲堡壘”似乎即將全面崩潰。西面,英美軍隊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率領下,已經衝出諾曼底橋頭堡,越過法國北部的田野,全力追擊德國人。南面,法美軍隊於8月15日在裡維埃拉登陸,開始以令人振奮的速度向西和向北挺進。在義大利也是如此,盟軍對德軍的追擊繼續進行,雖然比較緩慢。在亞得里亞海彼岸,鐵托的游擊隊在少數英軍的協助下,已經肅清了南斯拉夫的大部分沿海地帶,內陸的德軍交通線受到不斷的騷擾。

東面,紅軍於8月20日發動了強大的攻勢,攻入羅馬尼亞。僅僅三天後,國王米哈伊策動了一場武裝政變,結果到8月25日羅馬尼亞軍隊已經和紅軍並肩作戰,攻打德國人了。俄國前線的中部比較平靜,只有波蘭國家軍同德國國防軍在華沙市內進行殊死決戰。在芬蘭前線,也沒有準備展開大規模作戰。8月25日,芬蘭人主動開始停戰談判。8月26月,保加利亞政府宣佈,今後它在戰爭中將保持中立。8月29日,德國人不得不在匈牙利進行干涉,更換政府,以防出現一場同樣的背叛行為。

因此,僅僅在十天內,希特勒在東歐的一些最寶貴的盟友都拋棄了他。德國在東南方的防務支離破碎,造成了很大的漏洞,使紅軍可以插入巴爾幹,越過喀爾巴阡山進入中歐。法國也丟掉了,德國的邊境岌岌可危。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似乎可能(實際上很可能)在年底以前土崩瓦解。

這種前景給盟國造成的問題比它所解決的問題更多。儘管根據1943年10月莫斯科外長會議的決定而設立的歐洲諮詢委員會做了不少工作,關於盟國對德國應採取的政策尚未取得一致意見。雖然關於盟國管制機構已達成一項重要的協議,但羅斯福和丘吉爾在美國和英國各自分得的佔領區問題上發生了長期爭執,因而在對戰敗後的德國的行政管理方面,無法進行細緻的準備工作。

除了關於德國的前途這個重大問題外,盟國已經發現,要在對歐洲被解放國家的政策上取得一致意見是多麼困難。長期存在的波蘭問題,由於華沙起義,又迫切需要解決。再則,雖然英美在法國問題上的爭端已經渙然冰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