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3月24日,安卡拉和莫斯科發表公報,確認一旦土耳其或俄國任何一方被迫為保衛各自的領土而進行戰爭,1925年的互不侵犯條約仍然有效。6月22日,土耳其政府得悉德國侵犯蘇聯後,當即宣佈嚴守中立;但希特勒的廣播演說揭露了蘇聯對海峽的企圖,土耳其對蘇聯的懷疑於是又油然而生,群眾的情緒“肯定是反俄而且是非常激烈的”。土耳其報紙對蘇聯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並對塔斯社在一星期後否認希特勒的指責表示懷疑。李維諾夫在一次廣播演說中談到“有些國家仍然在幻想保守中立和迷信同希特勒搞互不侵犯條約之中過著可憐的半獨立的日子”。這又激起了土耳其報紙迸發“你也如此”的反擊和對這種“鄙詞俚語”的強烈譴責。《泰晤士報》8月1日一篇社論更使土耳其新聞界憤怒。社論中有一段說:
如果要使過去二十年的混亂局面不再重演,如果要使弱小國家不再遭受經濟災難或強暴的襲擊,東歐的領導問題是個基本問題。這個領導也只能落在德國或俄國的肩上。……可以設想,俄國將象美國那樣,不會置身事外而不參加準備進行的……有關歐洲將來秩序問題的討論。
英國是否要同俄國重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同它所訂關於海峽和伊斯坦布林問題的種種協議(《新晨報》詢問)?一個掌握了近東領導權的俄國將會提出陸海軍基地的要求,使它能貫徹這一任務。《泰晤士報》的文章必須作出明確的解釋。它提出的一個問題是可以徹底破壞土英友誼基礎的。
但在8月10日,蘇聯和英國駐安卡拉大使提交了各該政府旨在向土耳其政府再次保證的政策宣告:
1。 '他們'重申忠於蒙特勒公約,並向土耳其政府保證,他們對海峽既無侵略意圖,也無任何要求。
2。 '他們'願意認真注意土耳其共和國的領土完整。
3。 '他們'完全理解土耳其政府不願被捲入戰爭的心願,但與此同時,準備在土耳其一旦遭到歐洲任何一個強國進攻時給予各方面的援助。
土耳其報紙密切注視著俄國戰役的程序,亞爾欽的報紙《新聞報》甚至在8月27日重提了曾經流傳一時的土蘇友好問題,雖然措辭是謹慎含蓄的。然而,英蘇於8月最後一週入侵波斯,引起了普遍的批評。《黎明報》顯然是認為英蘇入侵多少有些理由的唯一報紙;而那些自從土耳其和德國訂立條約以來顯然採取親德路線的報紙,當然要充分利用這一事件。當11月下半月烏克蘭前線情況好轉的訊息傳來時,土耳其的新聞報道表現出同情蘇聯的新方針。塔斯社審慎地反映了這些有利的評論,而三艘從巴統裝載二萬五千噸石油的俄國油船由俄國軍艦護送進入博斯普魯斯海峽後到達伊斯坦布林,使土耳其對俄國的友情進一步受到鼓舞。為了政治和經濟上的理由,這批石油的到達對改善土蘇關係真是適得其時。土耳其的石油供應已降到最低限度,羅馬尼亞的石油不再運來,部分是由於羅馬尼亞害怕蘇聯潛水艇在黑海中途攔截,部分是因為羅馬尼亞要土耳其承擔海上運輸風險並以土耳其棉花作為交換,不然就拒不運送,而土耳其過去曾向蘇聯要油也無效果。
馮·巴本在1942年1月5日寫給德國外交部的信中估量土耳其的態度說,伊諾努總統最近曾向他保證:土耳其最關心的是“消滅俄國巨人”,土耳其目前的中立是有利於軸心國的,要不然,英國海軍就可以在黑海支援俄國人;至於參加保衛歐洲反對布林什維克主義的問題,土耳其正在極其認真地研究之中。艾登最近曾訪問莫斯科(1941年12月22日至25日),於是德國的廣播在土耳其誹謗活動的配合下,聲稱他已答應蘇聯在波斯北部和土耳其自由行動,並允許它控制海峽。馮·巴本報告說,從他同薩拉若盧和外交部秘書長努曼·梅內門吉奧盧的談話看來,土耳其政府很容易相信軸心國的說法是真實反映蘇聯的要求的。另一方面,同盟國的訊息則稱,土耳其駐莫斯科大使的報告(他曾陸續得悉艾登談話的內容)、艾登1月6日在下院的發言以及英國大使休·納奇布林…休格森爵士從莫斯科回到安卡拉後於1月10日同薩拉若盧的會談,都再次使土耳其的官方輿論放心;但是土耳其卻又因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的演說而惶惶不安起來,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在1月16日辭去駐莫斯科大使的職務,回到英國後強調蘇聯的作戰規模和國內有必要作出相應的努力。他的警告聯絡到當時遠東戰役的悲慘歷程以及隆美爾在利比亞反攻的得逞,這使土耳其人聽起來是個不祥之兆。
'克里普斯說,'毫無疑問,如果我們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