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實而論,它將自己起來保衛它的中立;除了它直接提出請求外,不允許任何人前來援助。荷蘭的答覆也差不多相同。
當上面所述德、羅、匈三國之間的談判正在進行時,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已在從事重畫東歐地圖這一更加重要的工作。在3月16日傍晚他們離開布拉格之前,建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的法律已頒佈;在19日晨他們離開維也納之前,“獨立的”斯洛伐克的總理蒂索已經在“德國與斯洛伐克之間的保護條約”草案上簽字,這一草案是前一天在那裡臨時簽署的;那天晚上回到柏林之後他們又立即行動,20日中午裡賓特洛甫接見了立陶宛的外長,經過最後的一系列周折,終於使德國和立陶宛之間的條約在3月22…23日午夜後不久簽了字,根據這項條約美美爾又重新同德國合併了。
當希特勒在去美美爾的途中和最後一支立陶宛軍隊於23日晨撤出該地時,匈牙利的部隊越過盧西尼亞邊界進入了東斯洛伐克。這時在列支敦斯登的德意志人也準備起事——原來打算在22日,但現在推遲到24日——他們希望透過這次起事可以在駐防奧地利邊境的納粹衝鋒隊的某些幫助之下,強制使這個公國同德國合併。在這時刻使列支敦斯登同化並不是希特勒的計劃中的一部分,起事因此被根據外交部指示行事的柏林德意志人總會迅速而又悄悄地壓了下去。但是匈牙利的進入斯洛伐克似乎是受到希特勒的直接或暗中的批准,在這時他對他的新被保護人的態度確是非常曖昧的。因為,儘管德國根據確定將在那天簽署的條約,有保證斯洛伐克領土完整的義務,但他已在非常認真地考慮最後讓匈牙利和波蘭把它瓜分掉,正如裡賓特洛甫21日已向波蘭大使暗示的那樣,也正如他本人將在25日告訴勃勞希契將軍的那樣。雖然,與此同時,他想把匈牙利的貪心嚴格地加以控制,可是現在他甚至準備讓它得到相當的滿足,其程度之高顯然是一星期前都沒有考慮過的。3月21日匈牙利公使斯托亞伊會見了希特勒,希特勒交給他一封致攝政霍爾蒂的關於斯洛伐克的私人信。霍爾蒂在24日給希特勒的回信中表示“衷心的感謝”。這封信的直接結果是匈牙利部隊開入了東斯洛伐克。他們遭遇到堅強的抵抗,但是到24日晚已經進入到邊界內十至十五公里一線。德國人於是好象向爭吵的雙方施加了壓力,要他們回到會議桌上來。一個劃定邊界的匈牙利…斯洛伐克混合委員會3月27日在布達佩斯開會,德國人對斯洛伐克人又施加了壓力,才於3月31日就匈牙利人實際佔有的邊界線達成了協議。
與此同時,希特勒正在考慮未來擴張計劃中的微妙的重點問題,裡賓特洛甫也已經踏勘了德…波關係中敏感的地區;但是沒有跡象表明他們兩人在這階段對於西方首都對布拉格事件的反應曾有過認真的思考。對比之下,羅馬的反應卻使他們有些憂慮。值得懷疑的是,希特勒所瞭解的義大利對他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未經預告的獨立行動感到的憤怒究竟達到了何種程度;他也許從未想到過,這種憤怒可能會導致義大利的脫離軸心國。真正使他不安的是墨索里尼的強烈想法,認為現在該輪到義大利從夥伴關係中得到一些立刻到手的和驚人的好處了。他錯誤地認為這將採取對法國突然襲擊的方式,這種錯誤的想法可能是由於1938…1939年冬義大利總參謀部曾多次施加壓力,在2月和3月初齊亞諾和阿託利科又更加迫切地催促,要求意德兩國參謀人員舉行會談。因此,希特勒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後致墨索里尼的信中提出警告說,如果義大利打算進行任何大規模的行動,“最好再等待兩三年”,直到德國能在軍事上給它援助;墨索里尼則答覆說(無疑是因為虛榮心受到了傷害),在法意衝突中,義大利不需要德國的人力援助。但這隻能增加他的懷疑,尤其是當4月4日帕里亞尼將軍講到同法國打一場“殖民地的”區域性戰爭時又重複提到這一點。在希特勒看來,這樣一場區域性戰爭是不可能的:英國在經過一段喘息時間進行準備之後,肯定要干預的,而德國,沒有了出其不意的有利條件,將被迫不得不前去營救。希特勒是遲早要同英國和法國打起來的,但是必須在他自己選定的時間。從此以後一有機會就要告誡義大利人:最要緊的是既要延長準備時間又要行動一致。
這樣,在他從維也納回來後到動身去美美爾之前這一短暫間歇中,希特勒的最初行動之一就是在3月20日義大利大使回羅馬去彙報的前夕接見了他。這是第一次,雖然也決不是最後一次,把上述論點詳盡地擺了出來,還夾雜著對義大利實力的恭維話和在需要時德國將站在它的一邊的寬慰話。至於阿託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