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何況,這樣的推進將會使日本人正在盡力解決的、已經很困難的交通和供應問題更加難以解決,並且將會給中國游擊隊以新的可乘之機。這些都是反對採取進一步征服和佔領領土的政策的很有分量的理由。
此外,這種政策勢必需要把日本在華的兵力再增加一倍。但這並不至於給日本的軍事和經濟資源帶來太大的緊張,關於這一點,在中國和西方流行著很多普遍的誤解。日軍的傷亡是相當可觀的,但它不僅被還在迅速增加的已超過七千萬的人口中每年達到入伍年齡的男子的增加數所彌補,而且還有多餘。日本在對華戰爭中,還使用了很大一部分年齡較大的第二線軍隊;而把它的精銳部隊儲存在國內和滿洲。日本從和平時期轉入完全戰時經濟時,在缺少技術工人、生產環節阻塞、特別是在機械工具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難。結果是,它的實際軍費開支往往達不到國會所批准的公債發行數。但是這些困難並不妨礙它對裝備差的中國人增加軍事方面的壓力,增加這種壓力只需要消耗不太多的軍火就夠了。日本的國債在迅速增加,但它全是內債,並且被戰時生產的刺激和勞動力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