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1 / 4)

1927 93 96 95 86 82 98 103 96

1929 110 107 111 109 118 101 106 106

在截至1929年的這一時期,日本的工業進步最大,其產量幾乎比1913年增加兩倍,義大利和美國的工業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其產量各比1913年增加了近一倍。戰爭本身對日本就是一個最大的恩惠。日本在戰爭中被剝奪了許多它原先可以進口的工業品,加以外國對它的商品的需求很旺,它就發現了迅速推動自己工業發展的極為有利的條件,在採礦、冶金和造船方面更是如此。由於戰爭而建立起來的許多工業生產能力後來也只是一部分成為多餘。因此,日本從戰爭結束時大大改善了的處境起步,其工業生產發展的速度類似於二十年代義大利的增長速度。

影響工業發展速度的因素是什麼呢?產量至少是由三個因素中的一個決定的:(1)工業生產能力,即工廠,尤其是資本裝置;(2)一國之內,或其貿易範圍之內的原料供應;以及(3)可資利用的人力(包括工時)的數量及其勞動生產率。

在日本和義大利,一半以上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和比較成熟的工業強國相比,總人口的實際收入很低,因此幾乎全部收入都用於購買供直接消費的商品,於是購買以及從而生產投資貨物或資本貨物就受到非常嚴格的限制。但是要增加整個工業生產,包括提供更多的消費品在內,就絕對有必要在機器方面和建立工業生產能力方面進行投資。這就陷入了真正的困境。一方面,由於沒有足夠的工業,總產量和實際收入很低,另一方面,由於普遍貧困,要人民少消費多儲蓄也就日益困難,因而工業只能慢慢地建立。而日本和義大利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很高,普遍貧困更有日益嚴重之勢。

但與義大利形成對照的是.日本有記錄的儲蓄顯然達到了國民收入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間。這個特別高的比例更突出了另一個特點的意義。因為儲蓄不只取決於收入水平,還取決於收入的分配;而在所有強國之中,日本的收入分配是最不均的。日本在戰爭剛結束的時期受國家控制的銀行奉行擴張主義貨幣政策,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商人,都能得到用於開發國內資源的低息貸款。這筆支出創造了新的收入,在收入不均等的條件下,結果是創造出儲蓄,取代了原初國內投資專案藉以獲得資金的貸款。

然而,國內產量的擴大在某種程度上要看能否獲得外國的機器和裝置。雖然出口有所增長,可由其收入支付一部分必要進口品的費用,但外匯拮据的情況卻不能完全避免。日本和義大利不同,它幸運的是在戰後初期還有戰時積累起來的黃金和外匯結餘可花。當這些結餘花完時,它就和義大利一樣不得不利用外資,即藉助外國人的存款了。截至1929年,美國在義大利的私人投資已達到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其中一半投資於公用事業。美國在日本的私人投資達六千一百萬美元,其中五分之四是美國公民在日本製造業中擁有的投資。美國除了在有形資產方面的投資外,還為義大利和日本政府在美國出售公債券,為日本出售的債券總額是美國在日本的私人直接投資的八到十倍。外國貸款對日本經濟日益增加的重要性還可以從這樣一點看出來,即在1923…1929年這一時期付給外國人的利息和日本債券債息以及外國在日本的企業的淨收入幾乎增加了一倍。這些貸款有一部分浪費在進口額外的消費品上了,這部分無助於提高生產能力,但其他部分確實用來進口投資貨物,尤其是用來進口工作母機,即用在進口製造機器的機器上的。日本戰後時期的工業化雖然不是全部,但卻主要靠的是私營工商業家的主動性。人們曾經看到,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給幾乎所有惹人注目的經濟增長提供資金的”是政府。日本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開辦紗廠並把鐵路收歸國有,其明顯的目的是鼓勵日本偏僻地區的經濟發展。國家在八幡擁有最大的鋼鐵廠;國家擁有軍火工廠、製造軍艦的船塢、紡織和成衣設施、一支噸位很大的商船隊;國家並同私營工商業集團合辦電力公司、無線電公司、殖民地開發公司和銀行。在這方面,當時存在著許多政府直接投資的機會,政府可以用借來的外國資本安裝機器和裝置,並透過“政府開支超過稅收”的手段從就業不足的大批大批農業過剩人口中吸收“額外的”人就業。這種擴張政策的真正危險在於,吸收到就業行列中來的額外的人的收入總要同用於購買食物和各種消費品的現有收入相競爭,因為食物和各種消費品的供應從短期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