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2 / 4)

928年又同土耳其和希臘簽訂了友好條約,它希望以此鞏固它在東地中海的勢力。對土耳其來說,這是對它於1925年同蘇聯簽訂的條約的再保險,同時也想防止義大利的擴張主義要求;對希臘來說,它可用於對南斯拉夫施加壓力,以求解決薩洛尼卡爭端。但是土耳其和希臘並未消除它們對義大利帝國主義的疑慮,它們對安納托利亞要求和多德卡尼斯群島以及科孚島等往事也並未淡忘;當義大利努力促成的作為東地中海三角關係第三方面的希臘…土耳其和解終於在1930年實現時,事實證明的是,它並不是義大利策劃中的工具,而是維持東歐現狀的最持久保障。

土耳其在1932年加入國際聯盟,這是它作為一個保守國家的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在希臘和土耳其共同領導下,巴爾幹的團結趨向這時取得了新的勢頭,也可以作為制止巴爾幹國家在法國和義大利體系之間分崩離析的一種反應。建立非正式巴爾幹會議的六個巴爾幹國家是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和土耳其,從1930年到1933年它們每年舉行會議。它們未能達成任何持久的政冶協議,因為保加利亞要求修改和約,拒絕簽訂任何涉及承隊現狀的一般巴爾幹條約。走向巴爾幹團結活動的唯一成果是1934年由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希臘和土耳其簽訂的巴爾幹公約,四國相互保證其邊界不受巴爾幹國家的侵略,也不受巴爾幹國家聯合另一大國對締約國的侵略。後一條款很快就揭示巴爾幹國家的相互依賴並不能超越於它們各自對非巴爾幹大國的依賴之上。土耳其對公約便有限制,它堅持它沒有為羅馬尼亞而同俄國作戰的義務,因為有1925年的俄土條約;希臘也堅持它並無同任何大國作戰的義務,所指的大國是義大利。公約對其他兩個巴爾幹國家的參加還是敞開大門的,但它們不參加。阿爾巴尼亞的不參加已經損害了此項公約作為對抗大國的統一陣線的性質了。阿爾巴尼亞曾經表示過要加入的意向,因為它在1931年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擺脫了義大利的羈絆,所以不再續訂1926年的條約,但是到了1934年,義大利又恢復了對它的控制,足以禁止它參加這一公約。保加利亞的不參加使巴爾幹協議出現了一種象小協約國一樣的純然是反對修改和約論者的面貌,失去了它作為處於萌芽狀態的巴爾幹聯邦的性質,而把一個處於關鍵地位的持不同意見的國家丟下來作為大國的立足點。然而保加利亞的孤立又完全不象匈牙利那樣徹底。它對南斯拉夫提出了最大的領土要求,但它同南斯拉夫的關係卻又時壞時好,在1933年和1934年,後一種傾向竟然那麼顯著,致使希臘和土耳其都為之吃驚。巴爾幹協商這一結構在1934年鼓勵了由維爾切夫和格奧爾基耶夫發動的保加利亞政變,他們終於取締了“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並加強了與南斯拉夫的聯絡。但博里斯於1935年又推翻了維爾切夫,這意味著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恢復友好的政策將由旁人完成,而且還涉及到其他方面。

從1930年到1934年,義大利在東歐的勢力逐步到達全盛時期,與此同時,法國和義大利兩個體系之間的競爭卻趨於暗淡與消沉,首先是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然後是德國的復興。這些原因產生的趨勢便是多瑙河地區也和巴爾幹半島一樣都在走向聯合,只是不那麼明顯,也不那麼成功。捷克斯洛伐克的政策是在多瑙河流域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之間不斷謀求新的經濟合作,以接受當前存在的邊界為基礎,此種合作由於世界危機而顯得更需要了。奧地利於1931年提出要同德國締結關稅同盟,以改善它的經濟地位。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激烈反對,而且挫敗了這一計劃,其理由是關稅同盟必然導致結成被禁止的政治聯盟。義大利也加入了法捷的反對行列,這是法國和義大利在東歐利害關係上的首次趨向一致,在此後三年中,義大利便在確立自己對奧地利的控制權。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一個以塔迪厄為名的多瑙河國家關稅優惠計劃以取代奧…德關稅同盟,這將加強法國在中歐的影響,但在德國和義大利的反對下這一計劃被破壞了。義大利與德國有一個共同點,即反對法國勢力在東歐擴張,它與法國也有一個共同點,即反對德國勢力在東歐擴張。

1933年2月,希特勒在德國登臺兩個星期後,各小協約國簽訂了一個“組織公約”,根據這一公約,它們將原來的雙邊聯盟條約續訂為永久條約,建立了一個常設外長理事會來統一它們的外交政策。這是小協約國聯合一致的高潮階段。一個月以後,墨索里尼建議由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簽訂一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