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強公約,這將以一個由大國組成的共同指導機構來正式替代法國在東歐的霸主地位,而法國在這個機構中處於少數地位,俄國則被排除在外。四強將促進和約的修改,並逐步承認德國、奧國、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在軍備上可以獲得平等待遇。此項計劃是義大利爭取威望、修改和約以及與法國爭霸的政策的合乎邏輯的結果。它受到小協約國和波蘭的強烈反對,法國人則成功地刪去了計劃的要害部分,所以最後於1933年6月簽訂的四強公約已失去其最初的特點而平淡無奇了。正如奧德關稅同盟計劃預示著德奧合併一樣,四強公約也預示了慕尼黑協議。不過那時法國和它的盟國還有能力躲避它們所擔心的威脅,而義大利卻無力去改組並掌握“大國的一致”,象德國在五年後所作的那樣,所以它只能退而求之於要求修改和約的東歐諸小國的聯合了。
東歐結構在1934年發生了根本性動搖。1933年,陶爾斐斯為謀求避免德國納粹革命的影響,便如法炮製,採取了一個在國際事務中常用的步驟,暫時停止了奧地利議會政府的活動,奧地利獨裁製的忠誠支持者是施塔倫貝格的祖國保衛團,這個組織接受義大利的津貼,是奧地利的親意派,正如奧地利納粹黨是奧地利的親德派一樣,陶爾斐斯自己也謀求義大利的庇護。在1934年2月,透過短暫的內戰,他鎮壓了社會民主黨人,終於把奧地利變成了一個法西斯國家。他得到墨索里尼的支援和鼓勵,後者對奧地利的社會民主黨人也很不滿,因為他們揭發了希爾滕貝格的醜聞。一個月以後,奧地利便同義大利和匈牙利簽訂了羅馬議定書,規定了在政策問題上的相互協商和經濟上的合作。這是義大利對其多瑙河衛星國的政策獲得的成功,防止了組成一個反對德國的共同陣線。1934年7月,當納粹黨在奧地利發動暴動並殺害了陶爾斐斯時,義大利在意奧邊界上部署了四個師,宜稱它要保衛奧地利的獨立。這是兩次大戰之間義大利威力在東歐到達頂峰的時刻。此後由於它在非洲和西班牙浪費兵力,它的力量便趨向衰退,等不到四年,它就只能接受德國對奧地利的吞併。
可是,法國和義大利爭霸東歐還有最後一次的暴力行動。法國在1934年的政策集中在建立與義大利的和好關係以對抗德國,這就涉及解決義大利和南斯拉夫之間的宿怨。南斯拉夫頗為恐懼地看到義大利對奧地利的控制加強,這是同義大利對阿爾巴尼亞的控制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就形成了從三方面包圍南斯拉夫的威脅,就象後來德國相繼包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那樣。南斯拉夫在1923年和1934年7月先後宣告,如果義大利軍隊進入奧地利,南斯拉夫軍隊也將跟蹤而入。法國想與義大利達成諒解的企圖促使法國和南斯拉夫之間的關係也趨向冷淡。1934年10月,南斯拉夫的亞歷山大國王乘船前往馬賽會見法國外長巴爾圖,就在那裡遇刺了。他此行的目的也就隨著他的死亡而消逝,不管他此去是要告誡法國,在保衛奧地利的任何國際安排中南斯拉夫必須與法國、義大利享有同等權利,或是要把巴爾幹公約的前景告知法國,或是與巴爾圖計劃的東歐公約有關。這次暗殺暴露了義大利的巴爾幹政策的本質:這是義大利和匈牙利庇護克羅埃西亞恐怖主義者的果實,它是在義大利和匈牙利的領土上組織的,謀害後義大利又拒絕引渡帕韋利奇或將他交付審判;案件的曲折說明了對南斯拉夫的攻擊是統一行動,因為兇手本人就是“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的一名保加利亞成員。法國關心的是要防止國際反響,深恐危及它自己、義大利和南斯拉夫之間的和好關係。因此它對南斯拉夫施加壓力,要它別控訴義大利,又爭取到使義大利不袒護其衛星國匈牙利作為交換條件,這樣國聯行政院才取得了一項妥協方案。
東歐本來就又弱又分裂,經過十年的波蘭帝國主義、義大利的干涉和馬其頓的恐怖主義,東歐又進一步削弱和分裂,這就為德國的擴張準備了成熟的條件。納粹革命對外所引起的波瀾首先是干擾了波羅的海和多瑙河地區,德國自己就是這一地區的大國;然後又影響到巴爾幹半島,德國和巴爾幹國家之間還隔著兩層或三層中間國家,義大利一手倡導的國際革命恐怖主義傳到了德國手中,就被使用得更堅定更有針對性了。法國本來為應付這一類事故在東歐設計的法國聯盟體系立即遭到歪曲並很快被破壞,因為德國的復興引起了一場外交革命,這場革命引進了蘇俄以代替波蘭作為西方國家抗衡德國的力量;於是波蘭自己便解除了被包圍的憂懼,羅馬尼亞解除了來自俄國的壓力,南斯拉夫解除了來自義大利的壓力,小協約國的瓦解就這樣開始了;最後促使義大利追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