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斯洛伐克,許多比較重要的工、商、金融企業都為德國人所擁有,而玻璃工業和水泥工業則由相應的德國卡特爾加以控制。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德國資本的滲入也很可觀。的確,在軸心國出於軍事上的原因派兵佔領東南歐大部分地區前不久,德國對衛星國和“獨立”國家控制的程度就已經幾乎是全面的了。
第三章 工業和原料
在戰爭爆發前的好幾年中,準備打仗一直是德國工業政策的目標。但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採取的措施,以及備戰所達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希特勒和他的同夥對於未來戰爭所持的概念的支配。希特勒認為,他的目標可以透過外交攻勢來達到,如果這不行的話,就透過採取各別的“警察”行動來達到。這些對手將無法抵抗德國的武力,而征服了它們,卻會使德國的經濟地位獲得加強。他並不認為德國有任何真正的危險,至少在最近的將來有任何危險會同世界上幾個聯合起來的大國發生衝突,從而被迫參加一場長期的戰爭。即使德國最後遭到幾個大國聯合起來的對抗,但靠了先前征服了的地區,德國屆時也將處於堅韌不拔的地位。因此,未來的生產應大打折扣,以有利於當前的產量,凡是花費在不能立刻有產品的計劃上的任何勞力和物資都應加以勸阻。在希特勒的顧問中,有許多人反對這種意見,其中最突出的是托馬斯將軍領導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戰時經濟司的成員,他們認為德國應作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儘管如此,上述只顧眼前的意見仍被接納為德國政策的基礎。
由於作出了這一決定,德國重整軍備所採取的方式是,把製成的武器和軍需品儲備到據認為必要的數量,能供應軍隊進行短期戰爭即可,因為他們所設想的就是打幾場短期戰爭。對奧地利和對捷克斯洛伐克進攻的勝利,為這種政策提供了似乎很正當的論據。兩次進攻所花的代價都微不足道,而結果卻使德國的經濟潛力大為增加。
這種重整軍備的方式是德國的經濟能力可以應付裕如的。靠了利用先前未曾使用的資源,納粹黨使總生產量有了增長,而由於新的投資計劃中沒有鉅額開支,這種總產量便足以使民用消費或多或少維持不變,儘管軍備生產增加了。工廠面積和機床都很充足,甚至在戰爭期間,幾乎到處都普遍實行一班工作制。
裝置方面,甚至物資方面的這種表面富裕現象,是和一套詳細的管理制度同時並存的。這套制度雖然複雜,實施起來卻並不十分有效。工業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是操在各個團體和公會的手裡,後者則由經濟部不很嚴格地加以監督。一般說來,每當出現特殊的問題時,總採取一些措施去應付,但是並沒有一個負責使國家經濟轉入戰時基礎的協調機構。以鋼為例來說,對於短期戰爭的信念,結合政治上不願限制民用消費的這一心理,“在1939年造成了一種似乎很離奇的局面:鋼可以拿去從事同作戰努力很少或毫無關係的各種用途,可是卻不撥給可以擴大(儘管要在幾年以後)德國戰爭潛力的一些事業”。
從隨後發生的長期戰爭看來,德國工業經濟在戰爭爆發時的弱點是缺乏基本原料。除燃煤外,德國缺少維持高水平軍備生產所需要的所有最重要的戰略原料。在三十年代中,這些原料的主要供應來源——鐵礦砂和鐵礬土除外——都在歐洲大陸之外,這一事實使德國的處境更糟。德國試圖儲備進口的原料,增加國內的供應來源,發展代用品,以改善這種局面。三十年代後期,德國設法大幅度增加戰略物資的進口,但是增加的數量有不少勢必被加強軍備生產所用去了。而且總的說來,因為缺少外匯,進口額的增加比希望達到的數量還是少得多。在發展國內供應來源方面,他們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例項就是,為開發薩爾茨吉特的低階鐵礦砂而在該地區建立的赫爾曼·戈林工廠,以及在生產合成原料,主要是石油和橡膠方面。但是,由於希特勒不願把物資和勞力花費在不能立刻帶來成果的計劃上,這些工作的進展全受到了阻礙。
上述這些措施預期只能使德國度過短暫的困難時期。他們另外還制訂了一些計劃,來保證德國重要原料的長期供應。這些計劃就是征服那些至少能供應德國大部分需要的地區。德國準備用光它直接控制下的儲存,因為它設想這些儲存隨後可以用它從被佔領國家掠奪來的存貨或是用它們國內的生產彌補起來。德國可以指望,它的大部分需要都可以從將來大概會落到它手裡的那些地方得到補償。歐洲大陸——除蘇聯外——據望可以滿足它在鉛和鋅(南斯拉夫)、鐵礬土(匈牙利、南斯拉夫和挪威)、鐵礦砂(瑞典和洛林)、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