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2 / 4)

東北歐,並不意味著戰爭已經結束。東北歐的戰爭狀態,將由西歐和大西洋地區的戰爭狀態繼續下去。這破滅了希特勒的幻想,而希特勒對這一新的前景所作出的反應,反過來又將使英國和法國的幻想遭到破滅。但在這時,英法政府卻仍在設想著不大可能發生的事,認為它們不需要採取大規模的、積極的軍事行動,單靠進行封鎖緩慢地施加壓力,就能逐步地使德國就範。而希特勒則別有打算,這些打算在1940年春季和初夏將使他的對手大吃一驚。

附錄:關於蘇管區和德管區之間人口遷移的俄德協定

1939年8月23日的德蘇協定,把東歐劃分成德蘇勢力範圍,其早期後果之一,就是德國和蘇聯及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這時處在蘇聯勢力之下)談判訂立協定,把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德意志少數民族,遷移到德國勢力範圍去。在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為此目的而達成的協定中,遷移必然是單方面的,因為在德國勢力範圍內沒有波羅的海國家的少數民族可用來交換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德意志少數民族。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簽訂的這些協定及其後果,將在本卷的另一章中闡述。在1939年9月28日、1939年11月3日和1940年9月5日簽署的有關德蘇協定中,不但規定把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德意志少數民族遷移到德國勢力範圍之內,而且也讓德國勢力範圍內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少數民族有權遷移(換句話說,就是註定要被驅逐)到蘇聯勢力範圍內。1939年9月28日德蘇協定的條文,適用於雙方“管轄下”的地區,根據1939年11月3日的協定,這些條文,不僅適用於兩次大戰期間的波蘭領土,而且也適用於兩次大戰期間的蘇聯領土,後來又根據1940年9月5日的協定,也適用於在兩次大戰期間屬於羅馬尼亞領土而於1940年6月併入蘇聯以後的北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

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協定,其制訂和實施無疑都是出於德國的主動,可以推斷,德蘇協定也是德國提議的。這些都是德國方面的積極行動,它們看來象是一種證據——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此類事情中唯一的證據——表明希特勒在1939年8月23日與蘇聯談判德蘇兩強如何瓜分東歐時,是抱有誠意的。在蘇聯管轄區散居的德意志人是一支潛伏的第五縱隊,正是第三帝國從其居住在德國境外一些地方的德意志少數民族所組織起來或將組織起來的那種型別的第五縱隊。在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等國居住的德意志少數民族,在把這些國家併入希特勒歐洲的政治策略上起了關鍵的作用。希特勒本來可以同樣利用在南蒂羅耳的奧地利德意志少數民族,但是為了獲得法西斯義大利的友誼而付出一部分必要的代價,他有意放棄了這一做法。關於這一點,他曾以協議的形式向墨索里尼表示了他的誠意,讓南蒂羅耳人自由選擇,或是遷到勃倫納以北,或是留在祖傳的家園被無情地取消國籍。可以預料,希特勒這時要撤出散居在蘇聯東歐勢力範圍內的德意志人,一定對斯大林作了相應的保證,說他打算象尊重意德勃倫納分界線那樣忠實地尊重1939年9月28日簽訂的俄德在東歐的分界線。然而在協定將要簽訂時,斯大林也象希特勒本人一樣肯定地知道,希特勒所有這一樁接一樁的侵略行動,其最終目的是要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在東方謀求一個廣闊的“生存空間”,如果希特勒的計劃得逞,這個“生存空間”會遠遠超越已劃定的分界線,把蘇聯的心臟挖出來。怎樣解釋希特勒的最終目標與當時行動之間這一明顯的矛盾呢?

最可能的解釋似乎是這樣:希特勒一實現他在東方獲得“生存空間”的第一步計劃時,他就發覺,他受到缺乏人力的牽制,甚至不能開拓他已征服的東方領土的最中心地區。希特勒曾藉口德國人是一個“缺乏空間的民族”,來說明第三帝國透過武力,把領土擴張到德意志人在人口中佔多數的中歐東部邊緣之外的地區是正當的。希特勒提出,要深入廣闊的斯拉夫人地區築起一道道德意志人口的堤防。然而,等到德國對這種侵略進行試驗時,卻發現,在大戰前夕的第三帝國的疆界之內,德國的人口甚至連這類堤防中的第一道亦即最近的一道也築不起來。從蘇聯勢力範圍“遣返”的散居在外的德意志人,希特勒需要把他們移居在瓦爾塔地區——一條狹長地帶,沿著瓦爾塔河與內茨河,這個地帶將要變成一條連線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的“德國走廊”,從而把“波蘭走廊”與維斯瓦河中上游流域的波蘭本土隔離開來。其用意是要把一小塊一小塊相連線的波蘭領土,用德意志人聚居的地帶圍住加以警戒,作為使這些波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