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德國的一部分,它們的地位卻不必相仿。這種區分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當的,因為就組成方式來說,保護國不僅同總督轄區有某些相同的特點,而且同所有佔領區也有某些相同的地方。象總督轄區烏克蘭和奧斯蘭那樣,它被剝奪了作為“國際法上一個實體”的全部地位,並被指定為一片專供掠奪的、可能加以德意志化的地區。象合併區那樣,它成了“德國關稅區”的一部分,並受到德國許多法律的管轄。另一方面,它象丹麥那樣,保有在柏林派駐外交代表的權利,自身有著一個名義上“自治的”行政機構,其首腦享有“主權政府的首腦所享有的全部榮譽”。
奧斯蘭和烏克蘭的地位也一直不很明確。毫無疑問,這是因為德國人象對待總督轄區和保護國的問題那樣,不願把它們的地位固定下來,以免不利於將來把這些地區併入德國。羅森貝格(象上文已經提到的那樣)原來曾經設想使奧斯蘭成為一個廣闊的殖民地式的“保護國”,由來自各日耳曼民族國家的合適的移民移居到那裡,並使其德意志化,不過他曾主張,烏克蘭應成為一個與德國緊密地結盟的自治國。然而結果,情況恰巧相反,當奧斯蘭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獲得某種程度的自治時,烏克蘭卻基本上仍然是一個遭到掠奪的殖民地區,由一個幾乎完全是德國人的行政機構加以統治。
這一類是指德國人在軍事上和經濟上很感興趣、但大抵又認為不適宜於立即併入德國的地區(可是,就連對丹麥,也沒有排除掉最後加以併吞的可能性)。只要戰爭繼續下去,這些國家在軍事上和戰略上就對德國有著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而它們的行政機構的性質往往也就視其重要性而決定。例如,比利時和法國北部、法國被佔領區、希臘和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的“殘餘”地區等,由於在戰略方面極其重要,都被置於軍管之下,由德國武裝部隊透過軍事司令官直接控制,可是,由於政策上的一大改變,比利時和法國北部於1944年7月突然改由一個文職的德國專員前去主管,軍事司令官的職位最後同高階黨衛隊和警察頭子的職位合而為一。另一方面,由於挪威和荷蘭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都同等重要,因此這兩個國家幾乎從一開始就置於德國專員主持的民政機構的管理之下。
在一個突出的例項中——即所謂丹麥“模範保護國”這一例項——德國人起初力圖把軍事佔領同有限地干涉當地事務結合起來。在這一點上,原來的計劃是,透過外交途徑——即透過德國駐哥本哈根的公使——實行控制。因此,在入侵的那天,德國政府就宣稱,它無意破壞丹麥的領土完整或干涉丹麥的政治獨立。結果,不僅丹麥議會制度繼續發揮作用,甚至連丹麥軍隊也完整無損,儘管他們被限制於一些特殊地區。其次,德國人也沒有象在其他佔領區那樣,試圖利用丹麥境內的少數民族德意志人。這一點使《北石勒蘇益格日報》感到很惱火。然而德國人要求丹麥在外交政策方面作了重大的改變,尤其在1941年對俄國發動進攻以後。那時,丹麥被迫同蘇聯斷絕外交關係,並且參加了防共協定。丹麥還被迫同意建立丹麥自由團,並宣佈丹麥共產黨為非法組織。後來,它同德國的整個憲政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1943年9月義大利的崩潰,帶來了德國佔領下的另一類地區——即所謂“作戰區”(Operationszonen)。這類地區以前屬於義大利,或者在義大利管轄之下,但是這時為了軍事安全的原因,德國人確實認為不得不予以接管。這類“作戰區”有“亞得利亞海沿海地區”(AdriatischesKüstenland)和“阿爾卑斯地區”(Alpenvorland)。亞得利亞海沿海地區包括義大利的烏迪南、戈裡齊亞、的裡雅斯特、普拉和阜姆等省,以及由義大利佔領的盧布林雅那省、蘇沙克與巴卡爾地區、克爾克島、路辛島和刻索島。這一地區歸卡恩滕行政區長官兼德國總督弗里德里希·賴納博士管轄。阿爾卑斯地區包括義大利的波爾薩諾、特蘭託和貝盧諾省,由蒂羅爾…福拉爾貝格行政區長官兼德國總督弗朗茨·霍費爾管轄。賴納和霍費爾在他們負責的“作戰區”內都享有“最高專員”(ObersterKommissar)這一頭銜。
在亞得利亞海沿海地區,賴納聲稱,他的“首要任務”是不讓敵人入侵和不使該地區內出現“政治真空”,而在阿爾卑斯地區,霍費爾說,他的職責是“在勃倫納山口以內地區促成正確的態度、安定和秩序”。這兩項宣告在一定程度上都符合於1944年4月德國成立“作戰區”時希特勒就這項行動向墨索里尼所作的解釋:即如果德國人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