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小說:永樂大帝朱棣 作者:吹嘻

戰群儒,而如今為什麼說不出話來,這樣豈不有辱使命了嗎?朱棣的話雖為他解了圍,但他的心並不因此而安。朱棣對諸將說:〃吾見薛巖等言媚而視遠,此來覘我虛實,非求和也。宜耀武以示之。〃 於是,他傳令各軍集合列隊,請朝使檢閱。薛巖整理衣冠,振作精神,根據朱棣的安排閱視燕軍。官軍在前線失利,這是舉國都知道的事實,但數十萬官軍為什麼竟會與燕軍不能相敵呢?薛巖也真想看看燕軍究竟如何。薛巖隨燕軍中官登高閱視,只見燕軍營寨相連,一望無邊,據說綿亙百餘里。營間戈甲旌旗照耀原野,將士馳射操練,鉦鼓宣呼,震天動地。薛巖本一介書生,雖身為大理少卿,但未嘗親軍旅,如此陣勢,他還是第一次見到。燕軍如此強大威武的軍容,不禁令薛巖暗中咂舌。作為天子命使,薜巖受到款待,在燕軍中一連停留數日。他對燕軍的更進一步瞭解,使得他對這場戰爭還能否打下去產生了懷疑。他來這裡,本來是為了傳佈欽命,勸說燕王,想不到卻幾乎成了燕王的精神俘虜。

朱棣派中使送薛巖出境。臨行,朱棣對薛巖說:〃歸,為老臣謝天子。天子於臣至親,臣父,天子大父。天子父,臣同產兄。臣為藩王,富貴已極,復何望,天子素厚愛臣,一旦為權奸讒構,以至於死。臣不得已,為救死耳。幸蒙詔罷兵,臣一家不勝感戴。但奸臣尚在,大軍未還,臣將士心存狐疑,未肯遽散。望皇上誅權奸,散天下兵,臣父子單騎歸闕下,惟陛下命之。〃

朝廷不相信朱棣會就此罷兵。朱棣也不相信朝廷會真的遵守諾言。雙方都在故作姿態,要求對方做出實質讓步。

薛巖回到南京,向建文君臣報告此次燕軍之行。他帶回來一個資訊,燕軍軍容整肅,上下一心,戰場上既不好對付,用計謀也難於使其上當。

在使命往還之時,燕軍與官軍之間的較量並未停止,雙方都在做出新的佈置,勿寧說在醞釀著一場新的大戰。

薛巖出使燕軍是在四月十六日,就在五天以後的二十日,總兵官盛庸便令驛馬傳書吳傑、平安,領兵會合德州以圖北進。薛巖離開燕營後不到十天,彰德各處及德州的兵馬便襲擊了燕軍的運糧兵,殺死數百人,活捉了指揮張彬。五月十五日,官軍再襲擊燕軍餉道。官軍的行動令朱棣不能容忍,總兵官調兵的驛書,又被燕軍截獲。這些,都成了朱棣擁重為逆的新的口實。為博得輿論的同情,說明曲在朝廷,朱棣於十五日派指揮武勝再次上書朝廷,質問朝廷〃遣使息兵〃是誠是偽。並表示如此下去,絕不息兵。上書說:

張設機阱,以相掩陷,令人豈能自安?且欲令釋兵,可乎,不可乎?德州、真定之兵朝散,我夕即斂師歸國,今兵勢四集,綱羅四方,不能無畏,是兵絕不可離,離則為人所禍。此不待明者而後知也。

朱棣進一步蠻橫狡辯,說自己擁兵是奉了〃皇父明訓〃,他指的是朱元璋在世時曾命他節制北平、遼東、大寧、宣府的軍馬,既然受命於太祖,那麼〃豈可委捐〃?十分明顯,這種狡辯是不合邏輯的。朝廷要朱棣撤兵,可以說與朱元璋命他節制諸軍毫無關係。朱棣說,如果朝廷真的〃以社稷為重,宗藩為心,宣大信於天下〃的話,就不會計較燕軍所控制的蕞爾之地了。這就更加無理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如果任何一位親王都可以憑藉武力,隨意佔領〃蕞爾之地〃,那將置朝廷於何地?最後,他又擺出一副只有他才是祖業維護者的架子。並企圖用〃親親之義〃打動建文帝,而其核心要求是朝廷撤兵:

思維父皇創業艱難,子孫不保,如此之際寧不寒心。今兵連禍結,天下頻年旱蝗,民不聊生。強凌弱,眾暴寡,饑民逢聚,號肅山林,相扇為盜,官府不能禁制。其勢滋蔓,勢有可畏。祖宗基業將見危殆,所謂寒心者此也。抑未知慮至此否乎?

夫天下,神器也,得之甚難,而失之甚易。伏望戒謹於所易失,而持守於所難得,體上帝好生之德,全骨肉親親之義。我弟周王久羈絕繳瘴癘之地,恐一旦憂鬱成疾。脫有不諱,則上拂父皇母后鍾愛之心,下負殘殺叔父之名,貽笑於萬載矣。昔漢文帝稱為賢君。〃尺布斗粟〃之謠,有損盛德,至今人得議焉。誠願採擇所言,矜其懇切,早得息兵安民,以保宗祧,恩莫大焉。〃

第50節:百折不撓(34)

然而建文帝不為所動,將武勝逮入錦衣衛監獄。

12.望不到盡頭的戰爭

朱棣得知武勝已被逮入獄,知道使節戰就到此為止了。它無異於朝廷決定與燕軍再次開戰的宣言。

朱棣說:〃今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