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陽光基業 作者:雨帆

風險而謹慎運作,因為高尚而得到所需要的資源和支援,因為精巧的設計而獲得商業上的贏利。因此一個具備品質和實力的保險公司不但可以長久運作,而且可以志存高遠,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這種種的奇思妙想,決定著他們想要在2004年保險業競爭初開時進入這個產業,張維功自思要做到第一,因為他已經習慣做到第一了。

第一章重生。

。。。。。。。。。。。。。。。。。。。。。。。

。。。。。。。。。。。。。。。。。。。。。。。

團隊的成員雖然還不知道這家連資本金都還沒有的公司未來會怎麼樣,但是他們清楚,他們必須往某一個方向去,他們信任張維功,相信他走的方向是正確的,而且他們在未來會走向光明。所以當張維功告訴他們調整股東的決定和可能面臨的困難後,整個團隊沒有一個人離開;在漫長的尋找股東、完全失去了財務支援、對公司未來也完全無法預知的困難時期,沒有一個人放棄。

這就是現在名為“陽光保險”的商業組織最初開始成形的內因。

當然,他們處在一個正在明朗化的環境之中。2004年、2005年的中國,商業化已經漸漸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度開始變得自由起來,儘管更多人是世俗和現實的,是精於計算的,但是對於夢想、商業構思、風險投資這樣的字眼,人們還是開始寬容起來了。有越來越多的案例說明,瘋狂的創業者們常常可以創造奇蹟。人們開始欽佩創業者的努力,感動他們的創造,進而支援某些看起來可行的計劃。

最為傳統的實業—央企成為陽光保險的商業夢想最終的支持者。

大廈成形作為國家隊的央企,在中國經濟執行中,是一股最為特別的力量。

作為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公司,央企位居中國經濟的最上游,集中著這個國家最豐富的自然資源、財務資源和優秀的人才資源,構成國家經濟運作的脊樑。

如果說在西方經濟學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一個守夜人關係的話,那麼國內的央企就是為中國轉型時期從無到有的市場化主體提供基礎建設的經濟守夜人。在弱小的私人資本沒有發展起來,大規模集資手段沒有形成的時候,這一支被人們稱為央企的隊伍,提供著經濟基礎的服務。它們有時運用政府力量,為經濟提供鉅額的投資,包括 陽光基業。

。。。。。。。。。。。。。。。。。。。。。。。

重生。(6)

建橋修路,挖礦採煤,發電運輸等重大專案,在很多市場經濟力量沒有到達的領域,都活躍著央企的影子。因為有著政府功能的一部分,所以央企的高管們甚至還保留著政府官員的級別。

當初生的陽光保險團隊把籌資的希望轉向央企的時候,機會來了。

這些特大型企業在市場化的過程中需要規避風險,他們也瞭解風險,並且正在努力尋找解決的方法,這時候張維功適時地出現了,而他的經歷,尤其是社會責任感,讓他與這些央企巨頭很容易找到思想的交集。事實上張維功應該把眼光轉向央企,因為這是他更為熟悉的地方。曾經作為一個頗有作為且仕途光明的官員,政府和政府有關的經濟圈裡有他的影子。人們知道他,也信任他。從商業上說,這種信任成本,降低了交易中的摩擦。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現實中,從想法形成到獲得他們的投資,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央企的決策層很難見到。首先是因為他們很忙,日程的安排很緊,所以大量的資訊要被過濾,因此張維功團隊必須經過一道道的“關口”

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央企老總。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張維功才必須準備得更充分。乘坐計程車到潛在投資者辦公場所很遠的地方就下車是對的,因為在謹慎而正確地選擇投資之時,意外會非常之多。

曾經有一家香港公司準備以1 000萬收購一家國內網站,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港方偶然從物業管理處得知那家網站已經兩個月沒交水電費了,收購的價格立即從1 000萬下降到了100萬。

其次,決策是漫長的。不同的央企其內部有不同的決策機制,因此有著不同的反應速度並且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創業者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的時候,有時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路該怎麼走。他們有的信念只是,目標是對的,因此總會得到支援。而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和路徑之後,支援隨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