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自慢Ⅱ·以身相殉 作者:賴賴

上線的過程只能用千鈞一髮、驚險萬狀來形容,原來城邦集團成立已10年,而成立之前3個獨立的出版社還有更早的歷史,其中很多的陳年老賬,很多不合規範的做法、庫存管理,根本無法在上線時清理乾淨,我的財務人員告訴我:“舊賬不清乾淨,根本不能上線。”

可是我別無選擇,許多人在等著看笑話,我也知道,如果當時不上線,我會被批判的口水淹沒,而ERP也從此不可能在城邦實施。

我下達了強渡關山的指令,要求如期上線,但也要求所有的生意不能暫停,我要團隊用決心、用毅力、用人工克服所有的困難。

真的要感謝我的團隊,他們不眠不休、熬夜加班,他們用不可思議的方法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創業陷阱:在關鍵時候猶豫不決,在關鍵時候收手撤退,這是創業者最大的忌諱,有時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強渡關山,是唯一的選擇,在城邦ERP上線的時候,我就用了強渡關山的方法,因為撤退我會一無所有。)

面對金融海嘯,城邦逆勢成長

在2005年,整個城邦只感受到ERP的繁瑣,只感受到流程改變,但沒有看到任何ERP的好處。

所幸,城邦內部一半的團隊,在我的要求下閉嘴調整,不敢有怨言,而另一半也只好慢慢跟上腳步。

從2006年開始,臺灣出版界陷入整體環境惡化的困境,城邦的營運也跟著惡化,這種狀況在2007年達到最高峰,整個臺灣圖書出版業因為渠道中獨立書店倒閉,連鎖書店財務不佳,使臺灣出版介面對最黑暗的營運狀況。

城邦ERP的上線,趕上了最惡劣的外部環境,但也使ERP本身的問題被忽略,因為我們急著面對環境的挑戰。

不過也因為如此,隨著ERP的上線,我們有3個完整的年度(2005~2007年)進行適應與調整,當我們真正把ERP融入正常的營運中,也構建出以ERP為核心的新營運系統之後,所有的效益在2008年開花結果。

2008年,城邦出版集團交出了自成立以來最亮麗的成果,我們的稅前淨利達到平均16%,這幾乎是我們ERP上線前的一倍。縱使2008年的最後一季,世界籠罩在金融海嘯中,臺灣也哀鴻遍野,但城邦集團逆勢成長,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鏡。

我知道我已從一個個體戶經營者,變成一個靠系統、靠制度、靠科學化管理,能運用現代管理工具的創業家,我已不再是那個“擺地攤”的小老闆。

這就是整個城邦集團營運的主要歷程,但除了營運系統的改造之外,我對出版工作的探索、創新與改造,在城邦集團轉變的過程中,也具有關鍵性的貢獻。

其實我是個媒體工作者,從記者、編輯到雜誌創辦人,我對出版書籍是個徹徹底底的門外漢,在經營出版之前,我沒編過一本書,完全不知出版該怎麼做。

但從我第一天出書開始,存的就是“搶錢”的目標,為的是賺一點外快,讓當時還非常辛苦的《商業週刊》能改善財務,所以我用了最野蠻的態度、最省錢的方法、最短線的作為,務期達到“搶錢”的目標。

方法也很簡單:沒有絕對把握不做,利潤不好不做。我沒有出版人的包袱,所以我從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就賺錢。接下來,我把這套“搶錢”的出版方法發揮到極致,我仔細拆解每一個出版步驟,用科學方法分析每一個流程,以及流程背後的核心成功因素,然後把這些know�how變成文字化的原則、方法、步驟、規範,並把這一套科學化的方法,和我的團隊討論、分享。 。 想看書來

拔出石中劍(8)

日子久了,我發覺我的邏輯、觀念與做法,和所有有經驗的出版人都不一樣,問題是我的方法確保了我年年賺錢,不管外界環境有多惡劣,我知道我走對了路。

我更知道,出版是“人”的行業,靠所有的編輯、所有的團隊共同完成,不能只有我一個人知道這一套科學方法,會用這套科學方法,所以在城邦內部,除了每月的營運之外,我每天都在做一件事:訓練、訓練、訓練。

(創業陷阱:創業者是摸索者,是領頭羊,也是訓練者,在內部要不斷地傳輸理念,宣傳理念,教育團隊,絕不能說:“我的團隊不好!”因為團隊不好,要麼你不會挑人,要麼你不會訓練,這都是你的錯。)

我出席各種會議,不是裁決、不是下令,而是說出我的經驗、我的方法,這是訓練;我也辦各式各樣的內部論壇,員工要聽的也是我的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