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唯一爭得的讓步是孟戴斯一弗朗斯沒有將薩爾最終脫離德國寫進協議中。按
規定,薩爾協定須經薩爾公民投票表決後方可生效,阿登納要求進行兩次表
決。如果在第一次公民投票中薩爾協定獲得透過,那麼在締結對德和約時,
將把薩爾協定再次提交給薩爾居民進行表決。阿登納寄望於透過歐洲統一的
推進、以及聯邦德國地位的鞏固,會在薩爾居民重新決定歸屬時產生有效影
響。
可以說從簽定薩爾協定的那一刻起,阿登納就面臨著有薩爾脫離德國的
危險,他把薩爾的命運交給了薩爾人自己去做決定。這對他來說當然是一種
無可奈何的選擇。簽字那天下半夜,在同孟戴斯一弗朗斯分手之後,阿登納
避開了新聞記者,也避開了在宴會上等待的艾登等許多人,獨自悄然回到飯
店。這種無可奈何的情形與他一生的堅定、果斷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阿登
納自己說,當他同意這樣措詞的薩爾協定時,他“就背上了一個沉重的政治
包袱”。如果說有希望的話,那也是未卜的。他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難渡過
的一夜。
從那以後,阿登納以極其忐忑不安的心情注視著1955 年7 月開始進行的
薩爾選舉。這次選舉也牽動了每一個德國人的心。在西歐聯盟部長理事會的
監督下,薩爾所有的政黨都參加了競選。1955 年西德經濟情況已經好轉,國
際地位也開始在西方樹立,這一切為親德派提供了最有力的競選說明,他們
在競選中取得了絕對勝利。薩爾選舉的結果扭轉了法德對薩爾的關係。同時,
由於德國經濟復興,洛林地區具有競爭能力的強大工業的逐步興建,薩爾與
西德的自然的經濟聯絡恢復並加強了,越來越多的薩爾居民出於對德國的民
族感憎和經濟利益的考慮,日益傾向於要求與聯邦德國直接合並。10 月23
日,薩爾就薩爾法規舉行了全民公決。當公民投票結果顯示出薩爾居民以
423,344 票對201.973 票否決了有利於法國與薩爾關係的薩爾協定時,阿
登納因為緊張而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法德關係由於這次表決而驟然輕鬆。從理論上說,對薩爾協定的否決意
味著薩爾地位維持現狀,但在實際上,薩爾人要求薩爾與德國歸併的呼聲卻
越來越高。自治主義的霍夫曼政府辭職,法國政府不得不順應形勢,宣告準
備就薩爾迴歸德國問題進行談判。法國人這次主動的慷慨大方令阿登納十分
滿意,他以前所未有的愉快而平靜的心情接受了法國人的善意。隨後,法德
就薩爾迴歸德國的談判展開。法國既然不能使薩爾脫離德國,也就把目標轉
向密切法國與西德同薩爾的關係上,以獲得更多的實際利益。法德間的友好
合作本就是阿登納的奮鬥目標,薩爾迴歸又解決了兩國關係的最大障礙,因
而,阿登納也願意儘量考慮法國的要求,作出些讓步。最後,1956 年10 月,
阿登納和法國政府達成了一項協議。法國同意薩爾和德國自1957 年1 月1
日起,實行政治聯盟,並在三年過渡時期以後,實行經濟聯盟;作為交換條
件,阿登納也保證每年向法國交付大量的薩爾產煤,並特別保證疏通摩澤爾
河,以使法國和薩爾的各種工業得以向德國西南部各地擴張。
1957 年1 月1 日.薩爾回到聯邦德國,法德重新劃定邊界,結束了幾個
世紀以來的領土之爭。薩爾問題的解決,為阿登納以法德和解為中心的歐洲
政策的實現鋪平了道路。阿登納說,“1957 年的第一天就是一個意義重大的
日子。1 月1 日,薩爾的德國人同我們重新合併在一起。我們政策上堅持不
懈努力以赴的一個目的達到了。”
阿登納將薩爾的迴歸與聯邦德國建國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聯絡在一
起,稱“聯邦共和國有幸得到了某種程度上堪與聖經所記的‘一個大豐年’
相媲美的歲月”。自1943 年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