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2 / 4)

當即開會,商量對策。 開會的問題主要是兩個,一、要不要去,二、派誰去。 第一個問題很快解決,一定要去。 就軍事實力而言,清軍的戰鬥力,要強於明軍,遼東能撐二十多年,全靠關寧防線,如

果丟了,很沒戲了。 第二個問題,也沒什麼疑問,盧象升死了,楊嗣昌快死了。 只有洪承疇。 問題解決了,辦事。 崇禎十三年(1640)五月,洪承疇出兵了。 得知他出兵後,皇太極就懵了。 打了這麼多年,按說皇太極同志是不會懵的,但這次實在例外,因為他雖然料定對方會

來,卻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多。 洪承疇的部隊,總計人數,大致在十三萬左右。屬下將領,包括吳三桂、白廣恩等,參

與作戰部隊除本部洪兵外,還有關寧鐵騎一部,總之,昀能打的,他基本都調來了。

本來是想玩玩,對方卻來玩命,實在太敞亮了。 '1765' 考慮到對方的戰鬥能力和兵力,皇太極隨即下令,繼續圍困錦州,不得主動出戰,等待

敵軍進攻。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他很暈。 因為洪承疇來後,看上去沒有打仗的打算,安營、紮寨,每天按時吃飯,睡覺,再吃飯,

再睡覺,再不就是朝城裡(錦州)喊喊話,兄弟挺住等等。 暈過之後,他才想明白,這是戰術。 洪承疇的打算很簡單,他判定,如果真儀真槍拼命,要打敗清軍,是很困難的,所以昀

好的方法,就是守在這裡,慢慢地耗,把對方耗走了,完事大吉。 這是個老謀深算的計劃,也是昀好的計劃。對這一招,皇太極也沒辦法,要走吧,人都

拉來了,路費都沒著落,就這麼回去,太丟人。 但要留在這裡,對方又不跟你開仗,只能耗著。 耗著就耗著吧,總好過回家睏覺。 局勢就此陷入僵持,清軍在祖大壽外面,洪承疇在清軍外面,雙方就隔幾十裡地,就不

打。 當然,清軍也沒完全閒著,硬攻不行,就開始挖地道,據說裡三層、外三層,賽過搞網路的,密密麻麻。 但事實告訴我們,祖大壽,那真是非一般的頑強,而且他還打了埋伏,之前跟朝廷說,

他可以守八個月,實際滿打滿算,他守了兩年。 就這樣,從崇禎十三年(1640)五月到崇禎十四年(1641)五月,雙方對峙一年。 六月底,開戰了。 洪承疇突然打破平靜,出兵,向松山攻擊挺進。 這個舉動大大出乎清軍的意料,清軍總指揮多爾袞(皇太極回家)沒有提防,十萬人突

然撲過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戰敗。 訊息傳來,皇太極暈了,一年都沒動靜,忽然來這麼一下,你打雞血了不成? 多年的作戰經驗告訴他,決戰的時刻即將到來,於是他立即上馬,率領所有軍隊,前往

松山。 但是,有個問題。 當時皇太極,正在流鼻血。 一般說來,流鼻血,不算是個問題,拿張手紙塞著,也還湊合。 但皇太極的這個鼻血,據說相當之詭異,流量大,還沒個停,連續流了好幾天,都沒辦

法。 但軍情緊急,在家養著,估計是沒轍了,於是皇太極不顧流鼻血,帶病工作,騎著馬,

一邊流鼻血,一邊就這麼去了。 '1766'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沒有找東西塞鼻孔,卻拿了個碗,就放在鼻子下面,一邊騎馬一

邊接著,連續兩天兩夜趕到松山,據說到地方時,接了幾十碗。 反正我是到今天都沒想明白,拿這碗幹什麼用的。 會戰地點,松山,雙方亮出底牌。 清軍,總兵力(包括孔有德等雜牌)共計十二萬,洪承疇,總兵力共計十三萬,雙方大

致相等。 清軍主將,包括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等精銳將領,除個把人外,都很能打。 洪承疇方面,八部總兵主將,除吳三桂外,基本都不能打。 至於戰鬥力,就不多說了,清軍的戰鬥力,大致和關寧鐵騎差不多,按照這個比率,自

己去想。 換句話說,要攤開了打,洪承疇必敗無疑。 但洪承疇,就是洪承疇。 崇禎十四年(1641)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疇突然發動攻擊,率明軍搶佔制高點乳鋒山,

奪得先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