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3 / 4)

所以很好打,是因為西城很難打,日軍在城頭頑強抵抗,放槍、扔石頭、倒開水,導致明軍死傷多人,而明軍也打紅了眼,雲梯掀翻了再架,摔下來沒死的接著爬,爬上去的就舉儀和日軍死戰。

'1218' 雖然南城被破,但平壤並不是個小城市,要從西城繞到南城,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兒,而且仗打到這個份上,對明軍而言,哪個門已經不重要了,砍死眼前這幫龜孫再說! 不過日本鬼子實在有兩下子,戰鬥力非常之強悍,也不怕死,面對明軍的猛攻毫不畏懼,無人逃跑,佔據城頭用火槍射擊明軍,如明軍靠近,則持儀與明軍肉搏,寧可戰死也不投降。

就戰鬥意志而言,確實不是孬種。 由於日軍的頑強抵抗,明軍久攻不下,傷亡卻越來越大,小西門主將楊元帶頭攻城,被日軍擊傷,部將丁景祿陣亡。大西門主將李如柏更懸,腦袋上捱了日軍一槍,好在頭盔質量好,躲過了一劫(錦厚未至重傷)。 主將李如松也沒逃過去,由於他帶著二百騎兵四處晃悠督戰,目標太大,結果被日軍瞄

上,一排槍過去,當場就被掀翻在地。 在李如松倒地的那一刻,在場的人都傻眼了,主將要是被打死了,這仗還怎麼打。 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時候,李如松卻突然從地上爬了起來,並再次詮釋了彪悍這個詞

的含義。 雖然摔得灰頭土臉,還負了傷——流鼻血(觸冒毒火,鼻孔血流),形象十分狼狽,但李

司令員毫不在意,拍拍土,只對手下說了四個字: “換馬再戰! ” 領導都這麼猛,小兵再不拼命就說不過去了,明軍士氣大振,不要命地往城頭衝,但日

軍著實不含糊,死傷過半也毫不退縮,拿儀與登城明軍對砍,很有點武士道的意思。 戰鬥就這樣進行了下去,雖然明軍已經佔據優勢,但始終無法攻陷城池,進入南城的明

軍也遭到了日軍的頑強阻擊,傷亡人數越來越多,如此拖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站在七星門外的李如松並不慌張,因為眼前發生的這一切,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把那玩意兒拉上來! ” 這是李如松昀後的殺手鐧。 所謂那玩意,是一種大炮,而當時的名字,叫做“大將軍炮”。 大將軍炮,炮身長三尺有餘,重幾百斤,前有照星,後有照門,裝藥一斤以上,鉛子(炮

彈)重三至五斤,射程可達一里之外。 由於這玩意體積大,又重,沒人願意扛也扛不動,但李如松堅持一定要帶。所以出征之時,是由騎兵裝上車架拖著走的。李如松不會想到,他已經無意中創造了一個記錄——世界

上昀早的馬拉炮車部隊。 但李司令把這些大玩意拉到朝鮮,不破紀錄,只為破城。 '1219'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玩意兒雖然威力大,問題也很多,比如說容易誤傷自己人,且準頭不好,來個誤炸那可不好玩,加上由於技術含量不夠,這種炮十分容易炸膛(該問題一直未解決),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是不用的。

現在就是萬不得已的時候。 明軍炮兵支炮、裝彈、瞄準,一切就緒。 隨著李如松一聲令下,大炮發出了震天的轟鳴,沒有炸膛,沒有誤傷,準確命中目標。 七星門被轟開了,平壤,被轟開了。 信用 七星門的失陷徹底打消了日軍計程車氣,紛紛棄城逃竄,楊元和李如柏隨即分別攻破了小

西門和大西門,三萬明軍亮出了屠儀,睜著發紅的眼睛,殺進了城內。 一般說來,劇情發展到這兒,接下來就是追擊殘敵,打掃戰場了,可是鬼子就是鬼子,偏偏就不消停。 在城門失守後,小西行長表現出了驚人的心理素質和軍事素質,絲毫不亂地集合部隊,佔據了城內的險要位置,準備打巷戰。 這就有點無聊了,要說保衛自己的領土,激戰一把倒還無所謂,賴在人家的地盤上,還這麼死活都不走,鬼子們也真幹得出來。 日軍盤踞的主要地點,分別是平壤城內的練光亭、風月樓和北城的牡丹臺。這三個地方的共同特點是高,基本上算是平壤城內的制高點,明軍若仰攻,不但難於攻下,還會損兵折

將,只要等到自己援兵到來,翻盤也說不定。 這就是小西行長的如意算盤。 李如松雖然不用算盤,但心算應該很厲害,到城內一看,就揮揮手,讓士兵們不用打了,

幹一件事就行——找木頭。 噼裡啪啦找來一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