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丟在日軍據點附近,圍成一圈,然後放話,也就一個字:燒! 這下子日軍麻煩了,本來拿好了弓箭儀槍準備居高臨下,再搞點肉搏,沒想到人家根本
就不過來,圍著放起了火準備烤活人。於是一時之間,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高溫烘烤加上煙燻,日軍叫苦不迭。 但李如松認為還不夠苦,於是他派出五千人,攜帶大批火槍、火箭、佛郎機,也不主動攻擊,只是站在火堆之外,對準日軍據點,把帶來的這些東西射出去。
於是一時間火箭火炮滿天飛,據點被點燃,煙火大作,要救火沒處打水,日軍被燒得鬼哭狼嚎,本來是高地,結果變成了高爐。 '1220' 鑑於剛剛入城,還要營救平壤居民,救治傷員,事務繁雜,李如松司令員安排好圍剿部隊後,就去忙別的事了。 但值得稱道的是,奉命圍剿的部隊很有責任心,雖然領導不在,還是盡職盡責地放火、射箭、放槍放炮。 整整一夜,他們加班加點,沒有休息。 第二天(正月初九),查大受的家丁查應奎起得很早,來到了北城要地牡丹臺,昨天,這裡還是日軍的堅固據點,然而現在,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幕真正的人間地獄。
牡丹臺以及其甕城,已被燒得面目全非,昨天還槍聲炮聲不斷的地方,現在已經寂靜無聲,他走入據點,看見了無數倒斃的屍體,手腳都纏繞在一起,卻沒有一具能夠辨認,因為他們已經被燒成了黑炭。
查應奎隨意數了一下,發現在狹窄的甕城裡,竟有四五百具日軍屍首,很明顯,他們大多數是被燒死或活活燻死的。 當然,家丁查應奎沒有感嘆戰爭殘酷的覺悟,他只是興高采烈地跑了回去,向自己的領導查大受彙報,並就此被記載下來,成為了那幕場景的見證。
事實上,查應奎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初八的那天夜裡,平壤城內火光沖天,明軍在外面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