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部分(2 / 4)

小說:狼行三國 作者:這就是結局

最快的時間之內構築起來,傷員能夠得到妥善的安置,而這一切都要歸結與民心所向四字!劉毅的惜民之策,張虎自己坐鎮此處多年一力貫之使得生活逐漸富足起來的百姓對燕地的歸屬感越發強烈,一旦遭遇外來打擊他們就會爆發出極大的潛力,司隸一戰他們就是幕後潛在的功臣!

張魯治理漢中之時還稱得上政通人和,如今燕王一到卻是干戈四起,百姓流離失所遭受戰亂之下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怨言,很多時候他們可不會去管天下大勢如何,自己的生計才最為關鍵,倘若此戰用焦土之法,鄞縣一處玉石俱焚,對燕王在漢中的聲望是有很大打擊的,且在有心之人的利用之下產生的影響便是張虎也難以做出推斷!

身為戰將,考慮純粹的戰事得失再正確不過,可站在張虎的角度不僅要有戰局之內的考量亦要有戰事之外的計較,即使拋開民心不談,長安營一旦在這鄞縣之地損失過巨對於接下來的漢中守禦戰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等張遼大軍等到今日已經是他的極限了,曹軍攻擊的堅決程度已然到了他計算之中最壞的地步,如果還是一力堅持下去將本就略顯單薄的兵力再度高速消耗下去,對全域性絕無好處!

“軍師,按易校尉之法我軍足可一戰,張某亦不是惜身之輩,此時談及勝負為時過早,何故便要退軍?”對於張虎的指揮風格張繡張遼包括甘寧等大將都是極為了解,軍師雖然是個文士可在戰場之上從來就不缺乏殺伐決斷,他一旦下定決心就是不容置疑的,但就這一點而言,還要勝過賈詡、郭嘉、戲志才等人,方可為三軍之帥。但一般而言出於尊重大將權威的考慮,子才亦很少會越級下令,這在軍中也是頗為犯忌的,以張虎的周全自然面面俱到,因此在軍師出言之後,張平猶豫片刻還是言道,燕王從不反對將領提出自己的意見。

“形勢如此,無暇細說,眾將各自下去整軍,公行,組織全軍退往漢中!”張虎聞言並不作色,右手一擺依舊堅定的言道,二者的考慮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之上,他此時也沒許多的時間去加以解釋!

“諾!”這一下以張繡為首眾將都是躬身領命,軍令一旦明確,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一樣要執行,這也是燕軍之中的鐵律,再有意見都得放在心裡,倘若因此而導致全軍行動延誤,無論意見對錯當事人都要受軍法重責,此處身為燕軍戰將,眾人都是深知!

得軍師之令張繡立刻親自安排,撤軍這個戰陣經常用到的環節是燕王在操演綱要之中屢次強調的,必須做到精雕細刻的地步,否則便易為敵所趁。而張虎心中卻有嘆息之意,張遼的燕雲軍最終沒有能夠創造奇蹟,退守漢中之後他要面對的局勢將更為沉重!

第九百章 嚴陣以待

米倉山失守,曹操大軍全線壓進,張虎率軍在鄞縣頑強阻擊三日兩夜,雙方損耗皆是極大,最後長安營在張遼燕雲軍始終未到的情況下為了下一步漢中守衛戰的考慮不得不做出退守堅城的決定,曹操一舉拿下鄞縣之後倒是停下了快速前進的腳步!一來為了休整士卒以利於下一步的攻勢展開,二來也是給漢中軍民一種沉重的壓力,倘若他現在一味追求速度就去攻城反而落了下乘了,人的心理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越來越為沉重,這樣的心戰曹孟德拿捏的極有分寸。

從鄞縣撤軍,張虎沒有給曹軍留下任何追擊的機會,馬超龐德率領司州鐵騎接應有力便是最大的保障,不過對曹操而言也並未想過在此處佔燕軍的便宜,反而在多次交鋒之中他也在暗中學習著對方撤退之時的哪種井然有序的安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一代梟雄從未放棄過的,早在當年西園之時他便從劉毅的練兵之法中看出了不少好處,這也是因為朗生在其眼中有著相當的地位,換做他人曹操未必會去偷學!當然這也是互相的,西園練兵,諸侯討董劉毅在這漢末之雄的身上亦學到了很多軍事上的經驗,絲毫不讓老曹專美於前!

在劉毅心中曹操除了是勁敵之外也一向是個英雄人物,而在曹操眼裡朗生也是值得尊敬的對手,其中最大的原因莫過於他對異族的威懾,這種揚我族威是超出爭雄天下之外的,只要是大漢男兒都會有所感!當然這絕不妨礙他們在論戰之中將對方稱為漢賊與王莽,那只是一種輿論手段的利用,亦是爭霸天下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場論戰劉毅曹操自重身份都沒有親自上陣,卻是麾下一眾文士一展才華,說穿了這樣的輿論戰與潑婦罵街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絕不會有粗鄙惡俗之言罷了。陳琳的那篇文章辭藻華美,立意深刻,整體流暢,文采風流,卻將曹孟德整個家族批了個通通透透,全文不見半句粗言卻是見者心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