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部分(3 / 4)

小說:狼行三國 作者:這就是結局

,剛開始朗生這個半吊子還沒完全看懂,在夫人的解釋之下才知其中深意,難怪當年老曹以其來治頭風!

劉毅在文章方面的沒什麼造詣,那些隱晦的典故更令其雲山霧罩,可劉夫人卻是此處的大家,在她眼中陳琳的文采極佳知識淵博,但罵曹操也就罷了,帶其祖上就有點失了大家風度了,關鍵在於這篇文章代表的是自己丈夫,王者的氣度還是要大力維護的。因此便準備向丈夫建議讓陳孔璋做出一定的修改,鋒芒直指曹操一人!

不過還沒等她向丈夫提出建議,曹操之子曹植的一篇文章便讓蔡琰玉面生寒!其人文采不在陳琳之下,對劉毅的攻擊力度也與前文不相伯仲,倘若曹子建的這篇文章僅僅給朗生獨觀他就是白費心機,其中多有高深之處憑劉大少今日的水平未必就能看懂!但隨著劉郎紙的推廣,見到這篇文章的絕不在少數,其中除了質疑劉毅的宗室身份之外便對其祖上也言之鑿鑿的提出了疑問,這讓劉家長媳如何能夠忍受?於是乎陳琳的文章應聲而出,給對方做出了最強硬的回應!

身為此次論戰的主導之人,劉毅在很多時候卻是抱著一種看戲的心態在旁觀,他大力推廣發展的造紙業給一眾文人士子除了出謀劃策之外又提供了縱橫馳騁的方寸空間,論戰之中他們的才華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從而揚名天下,陳琳、楊修、曹植等都是經此而名聲大嘈,比之諸侯之間的互相征伐各種奇謀的精彩之處亦絲毫不見遜色,春秋之時百家爭鳴乃是華夏細想史上最為開放的一段時間,大大豐富了各種文化的傳承,在劉郎紙普及之後,漢末也有了這番景象!

張遼的燕雲軍幾乎與張虎同一時刻抵達漢中,自虎牢關出髮長途跋涉近兩千裡,這支勁旅已然將速度放到了極致,可凡事總有極限,將張虎領軍退守漢中歸咎於燕雲軍的未能及時趕到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雖則文遠對此還是有著一定的愧疚之心可子才在到達漢中城之日已然將心態徹底的調整過來,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了城防的建設中去,燕雲軍六萬士卒承擔了守城的主要職責,這一點倒沒有引起漢中將領的不滿,司州一戰不少人有著親身經歷,張文遠善守之名不虛!

攻城之中以攻心為上,守城亦是如是,張虎首先要做的就是穩定人心,而此戰人心的關鍵之處就在張魯張公祺的身上。曹操大軍進擊漢中,燕軍全力抗擊之下卻仍舊讓其穩步緩進至堅城之下,張魯與軍中諸將當然知道有此局面乃是因為雙方兵力戰力對比的差異,如果說司州之戰他們還只能從戰報與戰損之中去體會那份差距的話,如今可就是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了,尤其是米倉山的失守正是讓形勢惡化的最大原因,此中雖有著守將楊秀的失職可曹軍的強悍還是超出了漢中諸將的預測之外,換了當年的蜀軍豈能給守將如此大的壓力?

可在漢中百姓心中不會似軍中之人一般分析的那麼清楚,他們只能看見曹操大軍連連逼近,守軍卻是節節敗退,轉眼數十萬敵軍就快到了漢中城下,一時間有些人心惶惶便是人之常情了,不過對於即將開始的守城戰而言,這便是最為不利的因素,民心亂就會影響軍心,而軍心一亂戰力便會直線下降,由此便可見為何有攻心為上之言。

對於此時的燕軍與張虎來說,張魯的堅定可能是近期除了主公大軍拿下青州之外的唯一好訊息了。劉毅給了子才漢中之戰的擅專之權,必要時可以放棄此處退守雍涼,可在張虎與張魯的交談之中子才所表露出的卻是與城皆亡的決心,正如張遼所言,守軍的氣勢與信念才是固守的最大關鍵,張公祺對此也表現的十分欣然,燕王手下這個頭號謀臣雖是翩翩名士,可其身上自有一股久經沙場的血勇之氣。

張虎前番來到漢中勸降張魯,除了燕王的承諾與朝廷的各種封賞之外還帶來了劉家的聘書,便是為二公子劉信與漢寧候長女成親之事。世人皆知燕王諸子之中世子劉桓次子劉信聲名顯赫,世子之妻乃是當朝重臣司徒楊彪的孫女楊煙,身為一方諸侯,張魯之女是絕不會給人做小的,如今放眼天下豈有比劉信更為合格的半子人選?

聯姻在亂世之中乃是最為正常不過的手段之一,其中政治聯合的因素要佔到最大的比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公子在此事上是沒有太多發言權的,對燕王而言為了天下大業這亦是一種籌碼,而此次選擇的時機卻是最為恰當不過。須知張虎提及此事之時曹孟德尚未拿下葭萌關,任誰也預料不到如今的局勢,劉毅為子求親之中所包含的誠意就要更為明顯了,能與楊彪相提並論絕不損及張魯的臉面!

世子劉桓的名聲不用多說,前番劉毅刻意讓其前往司隸安撫百姓更將他的聲望推到了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