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1 / 4)

小說:三峽拾韻 作者:江暖

江之濱,孔明入川時壘石為陣,縱橫皆八,八八六十四壘,外遊兵二十四

壘,壘高五尺,相雲若九尺,廣六尺”。傳說諸葛亮曾兩次到過奉節一帶,一是公元二一二

年率張飛入川;一次便是公元二二三年,星夜從成都趕來受劉備委國託孤之命。

水八陣位於溪河入江處,其實就是長江和溪河水夾砂移石而形成的沙洲磧壩。我們來時正是汛潮,只望見一小沙洲。據當地人說,冬春長江枯水季節,可望見北岸東南方向一片伸入長江的狹長磧壩,長約一千五百米,寬約六百米,梅溪河穿過磧壩,將其橫截成兩半。細看地勢,確實算得是兵家排陣演兵的好去處。怎見得?它南橫大江,東鎖夔門,北連臥龍山,只有西方與奉節古城相通。《三國演義》中描繪東吳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追到白帝城,

誤入諸葛亮的“八陣圖”,險些殺不出陣。身臨其境而回味三國情形,著實令人有些感慨,

難怪大詩人杜甫曾有“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吟誦了。

據當地人講,早年每逢正月初七(稱作人日),這兒有“踏磧”的習俗。百姓扶老攜幼,都來八陣圖聚會,燒香祈願,飲酒賦詩,憑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先生。

我不知今人年逢正月初七是否還上八陣圖踏磧。我希望這一傳統繼續下去――因為今人同樣需要有諸葛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種可貴精神!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層樓飛閣石寶寨�

早就聽說四川忠縣有座神奇的玉印山,它是人間的第一方玉璽,系女媧娘娘補天時多餘的一塊五彩石。這玉印山孤峰拔地,四壁如削,被能工巧匠們巧妙地依其地勢,傍巖奠基、層層收縮而上,附壁興建起十二層塔形綵樓,煞是壯美奇絕。然而,耳聽是虛,眼見為實,那石寶寨果真有那麼美嗎?這疑問在心裡揣了很長時間。

機會終於有了。去年八月,我領命考察三峽樞紐工程興建與三峽遊覽區文物風光存留淹沒情況,實地轉了一圈,在去“鬼城”豐都前一天,我們乘船來到了石寶寨。只見寨中塔樓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小巧精緻,宛若天成。

下船後,拾級而上,便是古樸的石寶鎮。沿青色長條石長街步行幾分鐘後,就來到玉印山腳了。矚目林蔭道盡頭,高大的石牌坊上,“必自卑”三個大字令人心頭一震:“必自卑”,

定是取意“登高必自卑”的名言!瞧背面,亦有四個大字:“瞻之在前”。好嘛,我和同伴

相視一笑:天氣甚好,時值午後,正是登高遠眺的好時間!

石寶寨寨門背北面南,高七米,系磚石結構。其門樓正中,豎書“小蓬萊”三字,橫書著“梯之直上”四字;兩側裝飾著“五龍捧聖”、“雙獅戲彩”等浮雕,流金溢彩,富麗堂皇。

入寨門拾級向上,抬眼仰望重重疊疊十二層塔樓,晃晃悠悠,真有“一步一重天”的感覺哩。登上第七層樓閣後,眼前豁然明亮起來,多好呵。原來左側開有一扇小門,從新修的石梯曲廊上攀,直通“望江臺”。這望江臺修築在凌空石峰之上,三面凌空,一面連巖,憑欄縱目大江,心曠神怡。

寨頂是一塊平壩,面積約有千餘平米,著名古剎“紺宇宮”就建築在這兒。古剎門額上書“紺宇凌霄”四個彩色大字。我們在辦公室找到石寶寨旅遊服務部門負責同志後,請他介紹了有關情況。

石寶寨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整個建築由寨門、寨身和寨頂古剎三部分組成。寨身通高為五十六米。在紺宇宮的前後,有兩個神奇的洞穴,流傳著兩個神奇的故事——殿前“鴨子洞”,洞口朝上、深不見底,傳說有人將一隻鴨子作上標記丟進洞裡,

不多久卻見鴨子在江心浮出水面;後殿有個“流米洞”,洞口僅有酒杯大小,傳說每天有米

從洞口溢位,不多不少,剛夠寺內和尚吃。遇到添人待客,洞裡流出的白米也相應增多,但

總只夠吃而已。後來,有一貪心和尚想把洞口鑿大,借米發財。不料,洞口一擴大,白米竟

再也不流了……

這位負責同志告訴我們:三峽巨型水利樞紐工程(150方案)建成後,石寶寨將呈現倚山瀕水之勢,景緻更為壯觀。我敢斷言:到那時候,人們定會對石寶寨的新姿新貌讚歎不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想念崆嶺灘�

峰巒依舊,河床依舊,小鎮廟河的位置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