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娛樂圈藝人多如過江之鯽,曾經品牌靠經驗和體感尋找代言人,但現在一個明星、一部電視劇、一首歌到底火不火,不同的人群擁有截然不同的體感。
個人特質是否與品牌匹配,是不是有隱藏的風險,粉絲和購買人群的重合度,帶來多少獲客成本、節省多少推廣成本……
不得不說資料是最穩妥的參照標尺!
資料公司的每一條資料,在經紀公司那裡,都指向員工的kpi。每當藝人上熱搜,就要實時盯守不停重新整理。
轉評贊要找水軍公司。100個轉發的單價通常在2元至3元之間浮動。行規是轉發量3000,加上評論和贊,差不多1萬的資料。
一單大概2000元左右。
水軍公司提供高、中、低檔價位的粉絲回覆。一個預算有限、精打細算的藝人宣傳,通常會購買價效比最高的套餐。先鋪高質量的真人號回覆在前面,再用比較差的內容去填充做量。
水軍是這個龐大資料系統中執行力最高的打工人,他們明碼標價,提供高階粉、中級粉、低階粉各種套餐,500多塊錢每萬粉,低階的100多塊錢每萬粉也有。
除了粉絲和工作人員,明星本人的自尊心也需要資料加持。我一個《偶練》明星怎麼可以被一個《青你》的明星壓在下面?
粉絲數、轉評贊、熱搜……這些資料的意義最終都導向明星價值,而明星價值的終極體現是帶動消費的能力。
品牌對藝人的常規要求是,發一條微博帶電商官方店鋪連結,然後他們就可以從店鋪後臺查詢,這個渠道進來的人有多少。
現在誰也不是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