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機器會為市場帶來幾百張新鮮面孔,行業競爭和淘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殘酷,這正是資料公司的生存空間所在。
只有穩定的50個人可以選的時候,你不需要太複雜的分析,因為怎麼選都不會太錯,突然變成500個人的時候就一定會用資料。
但也要保持警惕,一個說資料什麼都做不了的人,離死不遠了。一個說資料無所不能的人,離死也不遠了。
資料本身就是參考,它讓你知道真相,或者也許是接近真相。但判斷是永遠不可能工業化的,是靠情感和智商的東西。”
資料預測不了生老病死,預測不了七情六慾,預測不了一個人何時犯錯,甚至也無法阻止一個藝人減肥或者發胖。
無望出道的藝人日漸消沉,長時間不回微信,不主動發微博,更不在意資料競爭。越來越懶得去練習課。經紀人罵過幾次,也不再繼續。
他們處於一種彼此放棄的狀態當中,普通人很少能體會這些20歲出頭的藝人,年紀輕輕就需要面對事業無望的現實?
聽說至今這位藝人都沒有被賣掉?
因為沒有一家公司願意接手。
所有人對這場買賣都已經厭倦,包括他本人。唯有資料系統永不停歇地高速運轉,不帶一絲情感地抓取、記錄著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的一舉一動,即使他們已經被市場拋棄。
長期以來娛樂圈的飯圈文化、流量為王的價值觀,導致娛樂圈劣幣驅逐良幣,掌握流量的資本在娛樂圈長期佔據重要話語權,將小鮮肉藝人、未成年人當做謀利工具……
此番治理是否能夠倒逼演藝圈迴歸本真?
好作品迎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