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發行商對劇本進行初篩,並不斷從發行方處購買新本子,兩頭賺的發行商自然成為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一環。
有名的工作室話語權極大,甚至可以先付錢後發本,堪稱新一代的期房政策。
部分店家在頭部發行商上線新劇本時會跳過測本環節,直接盲買劇本,頭部發行商能達到幾千萬的利潤。
一句話概括:上游看命,下游內卷,中游兩頭賺。
當下形形色色的劇本殺專案,更像是文藝青年脫離大廠社畜生活的創業專案,並不具備可以長期投資的價值。
原因在於劇本殺的上游是無法量產的內容作品,下游又是極度分散,天花板肉眼可見的門店。剩下的頭部線上app成為資本圍獵的主角,但也面臨著日活半死不活的困境。
但正是這個極度不標準化的行業,實現一個最難的問題:把生長於z世代的新新人類拉到線下,還是六人起步?
劇本殺是單身貴族才能真正體驗的快樂,提供一種沉浸且相對安全的社交情境,玩家披上角色外衣,共度一場別樣的人生:纏綿糾葛的愛戀、離奇兇險的命案、金戈鐵馬的戰事……
然後盤案、推兇。
相比永遠吃不飽的飯局式相親,劇本殺不用搜腸刮肚找話題,害怕空氣突然安靜;相比安靜怕打擾的電影院,又有更多神色言語間的電光四射暗流湧動。
丁旭很好奇,連k12面臨急剎車,網遊和飯圈都在不斷降溫的時候,z世代會去哪裡?
誰掌握z世代的時間,也許就是掌握了下一個泡泡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