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認出來!這太讓人意外了——她才兩歲多呀!
當南南媽媽無意中發現這一點時,趕緊把南南爸爸叫過來檢驗。爸爸過來,南南一點不怯場,反而很得意,很驕傲的樣子。爸爸一考她,她居然都答對了!這下,一家三口開心得不得了。
從此以後,我們就開始有意識地教她認字。所謂“有意識”,就是在教她看畫書的同時,注意教她認字,區別於以前以教她看畫為主。為此,我們專門給她買了識字卡片,卡片上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一面是畫,一面是字。如桌子、椅子、眼睛、鼻子、腳、衣服、褲子、被子等,有些字相對難一些、筆畫也較多。不過沒關係,這些東西日常生活中常見,南南有親近感。我們先讓南南看正面的畫,認識了東西本身,再反過來看字,幾次反覆,南南就都認識了。
比如教南南認“桌子”,除了看圖片上的桌子,還指給她看家裡的桌子,然後告訴她桌子還有哪些種類,方的、圓的、長的、三角形的、半圓的等等,“桌子”怎麼寫的,念幾遍“桌子”,她就認識了。教她認“眼睛”二字,告訴她,這兩個字都是“目”字旁,“目”在中文裡就是“眼睛”的意思,因此“眼睛”二字是“目”字旁而不是別的什麼偏旁。
寫到這裡,想起一件事。這些字裡有許多帶有“子”字,有一次,我們特意給南南說起“子”,讓她和我們共同回想我們都學過哪些“子”,一個個列數出來。她一口氣說出好多。如老子、兒子、孫子,梳子、卡子,鼻子、脖子,釘子、錘子,房子、車子、……這樣列數,幫她作了一些歸納和總結,同時也對學過的東西加深了印象和記憶。
除了用卡片外,我們教她認字,並不是按照以前的小學課本,根據偏旁部首來教,而是根據手上正在看的小人書教。看什麼書教什麼字,看到哪教到哪,沒有任何計劃。給她講完上面的圖畫後,特意要告訴她下面的字各代表什麼意思,講得越詳細越好。現在看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是為認字而認字,而是為看書而認字,為了弄明白書中的意思而認字。這就把認字從機械被動的需要,變成了自覺自願的行為;從枯燥乏味的學習,變成了有趣味的遊戲(如果可稱做遊戲的話)。另一好處是:這樣認識的字,記憶深刻,即使忘了,她會透過故事聯想起來。就好比我們都是先會說話,後會認字、寫字一樣,但並不是先學會了偏旁部首再說話。
照理說,文字是很抽象的東西,儘管中國字是象形文字,但對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仍然很抽象。但我們這種方式卻使孩子把文字與她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對文字的敏感程度大為提高,對文字增加了注意力,能夠主動地注意、辨認並記憶文字。走在大街上,看到路牌、門牌、街道名稱、商店名稱等,南南都會自覺地去認識這些字。也可以說,這些字觸目皆是,無意中幫助南南鞏固了所學過的字。
txt小說上傳分享
怎樣教孩子認字?(3)
不僅如此,我們見到什麼就說什麼,與生活聯絡起來,並耐心地解釋給她聽。
此外,及時肯定孩子的成績,對孩子認字有很好效果。現在許多教育專家提倡“賞識教育”,我們覺得女兒認字就是賞識教育的成果。及時給予表揚,她也會體味到獲得成功的愉悅感,就會越來越有興趣。我們每教她認識了一個字,就及時鼓勵,並由衷地說:“對了!”“真棒!”“南南真聰明!”她就會興趣大增,也特別興奮,有時甚至自己拍著胖乎乎的小手,臉上洋溢著愉悅感、成就感,接著還主動要求“認下一個”,或者說“再認一個”。這樣,她看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如此,孩子哪有不喜歡看書之理!
(2)、給孩子慢慢“唸書”
真正意義上的書面語言學習,不是從識字開始而是從閱讀開始
剛開始,要耐心地給孩子“唸書”,慢慢地念,指著書上的文字念,讓她在一旁看著,不光帶耳朵聽。這將加深孩子對文字的印象
大量的閱讀,使文字反覆出現,可以促進記憶的保持,減少遺忘
我們認為,識字與閱讀應該同步,要相輔相成。要讓孩子從閱讀中學會文字。成功的識字教學法必須不失時機,讓兒童儘早使用書面語言。真正意義上的書面語言學習,不是從識字開始而是從閱讀開始的。閱讀可在瞬間對漢字進行自動識別,這種自動識別必須藉助於訓練,而大量的閱讀則是這種訓練的有效途徑。閱讀可積澱書面語言的語感,汲取語言營養;大量的閱讀,又給漢字的復現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可以促進記憶的保持,減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