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工人。現在石油工人總工會正在第一線為守護本國的自然資源同掠奪伊拉克石油資源的跨國公司對抗著。哈桑認為,掌握本國石油儲備的主權對伊拉克未來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石油必須掌握在伊拉克手中,因為石油是我們擁有的唯一有巨大價值的自然資源,我們國家的經濟還要依仗於它。”
BOOK。←虹←橋書←吧←
第36節:第7章 搶劫伊拉克的石油:經濟殺手在行動(3)
威特的提升以及ITIC的誕生
儘管主要的策略目的是伊拉克和中東的石油儲備,這一點有大量的政策檔案為證。⑨但他們卻敏感地指出,石油只是他們出兵伊拉克的一部分理由。結果,他們必須小心謹慎,不能被發現他們對戰後伊拉克石油政策的改變。而他們的那些私人夥伴和基金會根本就不關心這些。
丹·威特也從以前束縛自己的在政府工作轉變為右翼基金會和智囊團的一分子,在那兒他可以更加自信地說出自己的強硬觀點。
由於擁有一個西密歇根大學的MBA學位,威特動身去紐西蘭惠靈頓的維多利亞大學做訪問學者。在此期間,他幾乎成了反管制的代名詞。在他回到美國兩年之後,他在里根政府那裡找到了工作,先是在管理和預算辦公室,然後是總統為私有化成立的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成立成為了美國透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政策的轉折點。它提出的建議包括一些傳統的國家公司和財產的私有化,這其中包括美鐵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和兩個海軍石油儲備基地,並且還對郵政服務進行公開競標。它的長遠目標是有效地把美國公民轉變成消費者。這個委員會的報告強調是市場而不是政府,提供學校、公共住房和醫療,而消費者只要憑單對此進行支付。它同樣呼籲國際開發總署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私有化。
儘管與里根政府在政治上的聯絡後來證明對他的前途非常有用,不過里根的經濟政策看起來對他並不起作用。一個委員會成員,理查德·芬克給他提供了全民經濟委員會(CSE)副主席的工作,這是一個反規制的遊說組織,於是威特很高興地接受了。芬克於1984年利用科赫家族的贊助創立了CSE,這個家族擁有美國第二大私人的多樣化投資的石油公司。
在CSE工作的兩年中,威特發現了一個新的機會。稅務基金會是一個社團領導的組織,它自從1937年起就致力於國內低收入者的交稅問題。但是現在它的財務狀況出了問題,大約有5億美元的債務。威特成功地說服CSE做出一個“友好的收購”,然後他就調到這個基金會工作。1991年4月,他成了那裡的直接領導者。
與此同時,蘇聯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而這也是威特把目標從美國國內轉移到國外的階段。
在威特成為基金會的直接領導者7個月之後,稅務基金會作為一個獨立的組織參加了1991年11在莫斯科舉行的“美蘇貿易經濟雙邊會議”。蘇共的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和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都參加了這次會議。美國的代表團成員有大使羅伯特· 施特勞斯、勞工部部長林恩·馬丁以及代表財政部的約翰·羅布森。當然還有基金會邀請來的許多大公司的CEO們。這次會議標誌著威特人生新方向的開始。這次會議時間選在蘇聯政權正式解體3個星期前,也標誌著對新獨立的前蘇聯加盟國家態度的轉變。這種轉變也對威特和他的同事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1992年的夏天,基金會接待了一個由公司主管們組成的11人代表團。“花旗銀行、埃克森、菲利普莫里斯主管稅務的副主席們,這些傢伙對去當時那些瘋狂的地方很感興趣。”——去俄羅斯,去給俄羅斯財政稅收部門的外國投資稅務方面提建議。
基金會委任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的查爾斯·麥克盧爾執筆一份由代表團發表的宣告。麥克盧爾曾經在1983~1985年期間代表財政部工作過。他負責提出的建議最終變成了里根政府1986年的稅務改革法案的基礎。這項法案削減了頂層稅率的稅額,同時也增加了低層稅率的稅額。這就把稅務負擔由富人轉移到窮人身上。
麥克盧爾的宣告對俄羅斯的稅務系統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包括低收入者的稅率,還有強烈建議在透過任何立法前一定要和外國投資者們商量。威特在基金會的時事通訊中評論道:“他對僅僅在提交宣告3天后,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就把最高的個人所得稅率由60%降至40%感到滿意。”⑩
一系列的訪問在俄羅斯和哈薩克之後相繼進行,在1993年基金會和這些國家的財